第5章 鬼媽做飯(1 / 1)

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是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初的真事兒。此事光怪陸離,令人難以解釋,細細咂摸,又令人感覺驚悚不已。

此事發生在民國十九年,也就是西曆1930年,北大關有戶人家,男主人姓竇,原先是個賣燒雞的小商販,後染病而死,留下竇妻一人帶著兩個女兒辛苦度日

竇某死時不過三十多歲,竇妻守寡一年後,有人提議讓她找個人家再嫁。可竇妻擔心別人虧待自己兩個孩子,因此婉言謝絕。

家裏沒了頂梁柱,娘家也沒什麼人,兩個女兒一個9歲,一個7歲,為了拉扯兩個女兒,竇妻依靠賣魚求生計。每天天不亮就去陳家溝子魚鍋夥拿貨,接著拿到街市販賣,盡管辛苦,可總算維持了吃喝,剩餘的錢全部供給兩個孩子上學。

突然有一天,有鄰居發覺竇妻好幾天沒見人影了,倒是看見過她那倆孩子手牽手去上學。有好心人擔心竇妻生病沒人照料,見了孩子就問“你家裏沒事吧,你媽媽還好嗎?”

孩子說沒事,媽媽天天在家給自己做飯。別人聽聞此言,也就放心了。可又過了幾天,有人就覺得不對勁了。倆孩子以前衣服幹幹淨淨,小臉蛋兒也洗的幹淨,怎麼這些日子髒乎乎的,而且身上總有股子難聞的氣味。

鄰居不放心,等著孩子放學後,就跟著回家看看情況。進了院之後,鄰居就隱約有種不祥的預感,總感覺哪裏不對勁。等兩個孩子打開屋門,一股子臭氣登時從屋裏竄了出來,非常刺鼻,像是屍體腐爛後發出的氣味,鄰居越發意識到事情不妙。

進了屋之後,屋內臭氣熏天,鄰居問兩個孩子“媽媽在哪呢?”

孩子說“在裏屋炕上睡覺呢。”

等到鄰居進去一瞧,結果不瞧則可,瞧完之後險些沒把自己嚇死。連喊帶叫跑到外麵喊人,順便讓人找“副爺”(警察)。

很快,副爺趕到,在裏屋炕上,一具已經全身發黑,甚至已經流出屍水的女性躺在炕上。這具屍體正是竇妻,看樣子,死去時間已經不短,起碼有半個月時間。

人們覺得奇怪,在街上好幾次問兩個孩子,每次問都說媽媽在家做飯呢?既然人死了半個月之久,誰給倆孩子做飯呢?有人掀開灶台鍋蓋一瞧,裏麵也的確有窩頭和鹹雞蛋。再次問孩子是誰給做的飯,兩人異口同聲說是媽媽做的。並說每天回家後,飯已做好,但媽媽自己不吃,光睡覺。

此事發生之後,報紙紛紛報道,市民議論紛紛,茶餘飯後,必然要提起“鬼媽做飯”之事。許多人將自己觀點寄到報社,報紙將這些觀點刊登。但這些觀點大都光怪陸離,多是胡說八道。

事後,兩個孩子被送到親戚家照料,每次有人問及,兩個孩子堅稱就是媽媽做飯。

盡管兩個孩子如此說,但有人仍用西方科學破解了此事。這一觀點認為,兩個孩子由母親含辛茹苦帶大,三人之間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母親死後,兩個孩子的腦子遭受打擊,不願意接受媽媽離去的事實。在她們心中,媽媽還活著,還跟平常一樣,給自己做飯吃。其實這些飯都是姐妹倆自己做的。

有鄰居也證實,竇妻外出賣魚回來,很多時候兩個孩子已經將飯做好。有道是“窮人孩子早當家”,盡管小姐妹歲數不大,但乖巧懂事,能替媽媽分擔辛苦。可惜媽媽撒手人寰,不能照顧小姐倆,留下兩個孩子在世上念念母親,始終不能相信母親已去。咳,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事實上這種案例並不罕見,西方許多報道中都有過相似案件。事實上就是生者無法接受現實,而導致精神分裂。筆者曾看過一個紀錄片,其中有個真實案例,講述的是有個小夥子跟母親相依為命,母親死後,他親手埋葬,結果每天早上醒來,就看見母親躺在床邊搖椅上,跟睡著一樣。他再次將母親屍體埋葬,結果轉天依舊如此,母親仍躺在搖椅之上。一連幾天,天天如此,最終小夥子受不了打擊,上吊自殺,死前口中嚷嚷“白骨無情,白骨無情”。

事實上,並不是什麼“白骨無情”,而是小夥子腦子受了刺激,每天晚上到墳場將母親刨出來,背回家中,放在搖椅上,使其跟生前一樣。這個過程,他轉天醒來後,完全不記得。最終,心力交瘁,才導致了上吊自殺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