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了解善堂(1 / 1)

就這樣,許言言、宋子元和宋天曉在宋氏嬸子殷切的目光中一同回善堂了。

路上,許言言實在是太好奇了。

對於在族長家見到的事情,一般女子家不讀書的,隻有富商或官宦人家會給女子請先生學習,主要還是以琴棋書畫為主。

難道這個朝代女子可以科舉?

太超前,真不錯!!!

問問宋天曉,他比宋子元年長,經常跟在族長身邊,說不定知道的多一些。

說問就問,許言言抬頭看向左側的宋曉天,他真的太高了:“天曉哥,剛剛嬸嬸拿的藍色的東西是什麼啊?她們在念什麼?”

聞言,宋天曉有點奇怪的看著我。越看越奇怪,慢慢的腳步也停下來了。

宋子元一直在觀察著我們,一看不對勁趕緊幫忙:“天曉哥,小宋前段時間不是磕到腦子了嗎?前幾日,發覺記憶有缺少,有些東西都忘記了。善堂也沒書,他自然不知道。”

加油子元!呼~嚇死了。

“哦!這樣,我還說即使窮也是見過書籍的。更何況你的信物是一張紙。”宋天曉聽完又開始走了起來。

要不是宋天曉、宋子元都在旁邊。我恨不得抓住係統質問一遍。

信物是張紙,這麼重要的事情都忘記了?差點露餡兒。

以防他跟族長說我失憶的事情,我趕緊說道:“對不起啊!天曉哥,我剛剛沒說是怕嬸嬸知道後擔心。反正我現在這樣,失憶對我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大不了從頭開始。”

不能加上族長,之前跟宋子元談的是族長知道。

哎~自己給自己挖坑,哪天亂了。也沒事,我一小孩子。

哈哈哈~苦笑

宋天曉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這樣他應該會替我隱瞞。接著剛剛我的問題,解釋了一下。

藍色的東西是書籍。然後介紹了一下念的東西,《百家姓》是孩童的啟蒙之書之一。

因為族長宋青修比較在意學習,所以將宋天曉送到縣裏上學堂。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宋天曉是讀書人,我還誇人家種田好料子。

尷尬!還好沒出口。

宋天曉也相當於做個榜樣,告訴大家讀書的意義。

再過兩年他就會去科舉,考童生。

科舉被他一筆帶過,覺得對一個沒上學的小孩來說沒必要。

可惡~我想聽啊!!!

不過還是知道了,女子不可以考科舉。他的兩個妹妹學習,也是因為族長覺得讀書很重要,可以明事理,還可以培養修養學識。就像她們的娘親,一看就是讀過書的。

女子上不了學堂,所以由家裏其他三位成員一起教學。

宋天曉這次回來,是因為太久沒見到家人。這也是為什麼不認識宋平生的原因。

我又接著問起善堂中學堂的事情:“天曉哥,你知道善堂中學堂的事情嗎?”

宋天曉想起學堂,笑了笑:“其實是我爹和長老們商量過等我考完童生後,教村裏的孩子啟蒙。教書也會促進我對書本的了解,溫故而知新。繼續科舉之路。如果在考上秀才就可以有資格當教書先生了。”

這要挺長時間的,他前麵說童生要12歲才可以考。還有就是學習不隻是念書還要學寫字。那就要用到筆墨紙硯,再不濟用碳當筆,紙張逃不過的。再想想辦法。

“族裏是不是很缺銀兩。大家忙著務農,會有孩子來學習嗎?後期學習也需要銀子的吧。”許言言抬頭看向宋天曉,真羨慕他的身高。

宋天曉說確實,長老也是考慮到學習費錢,族中銀兩又不足以讓村裏孩子都能去縣裏學習。

所以想著先自己啟蒙,有學習能力的,在考慮後期的路。

畢竟科舉入仕是很長的一條路,花費的時間也很多。

早點啟蒙,也可以鑒別,不適合可以及時止損。

這件事村裏長輩都知道,一致通過了。

前期的啟蒙並不會有太大的開銷,學習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做不了農活的年齡,不會耽誤稅收。

其他不強求,想學可以跟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