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柬之老師現在在學習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二人的書法。所以初見時許言言會看見《蘭亭序》的原因。
許言言想著學行書好啊!她正好感興趣,比楷書寫起來快多了。
嘩嘩兩下,瀟灑~
許言言也是這麼跟陸柬之說的。
碰~陸柬之用毛筆尾碰了下許言言的頭,有點無奈的說道:“行書最後學。它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又收又放,比較難把握。”
看許言言點頭後繼續說道:“楷書和草書先學。你先跟我一樣算了,從草書學起。先學習法度,而後才能破收自如。我的草書師承舅舅虞世南,楷書師承歐陽詢。你認真學,學不會一直學。這個空間反正。。。”
嗚~應該是個嚴格的老師。
不過,歐陽詢誒!是那個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大家”的歐陽詢吧!
真不錯,老師應該不知道這些稱呼。虞世南就不是很了解了,反正先學他教授的,老師會透露的。
陸柬之老師先介紹了一下草書、楷書、行書。又將草書、楷書、行書,選同一個成語一一演示,方便了解區別。
確實,寫在一起就比較清楚。單看有時會因個人學習的書法較多,混在一起。
接著讓係統展示一下他的舅舅虞世南不同時期的書法作品。
許言言對著書法帖,一張張看過去。看完抬起頭看向陸柬之。
陸柬之詢問許言言有看出了什麼嗎?
???聽到問題,我趕緊再仔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並和之前老師展現的三種字體結合比較。
終於!楷書作品《孔子廟堂碑》用筆遒美圓勁,沉著穩健;結體寬綽疏朗,端莊灑落,風神俱足。
行書《汝南公主墓誌銘》用筆自然圓勁;結體疏密相間,開合有致;章法一氣貫通。
他的草書也極為厲害,筆畫連綿,而且遒勁有力,如疾風吹過一般,狂放不羈,深得後世喜愛。
最主要的行書和桌子上的蘭亭序寫法相像。
老師很滿意的點點頭開口道:“因為舅舅師承智永和尚。這個名字你可能不熟悉。那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和尚這個…”難怪行書跟王獻之相似。還有一部分應該是他自己的草書了。虞世南先生的楷書寫的好棒,是那種有骨有肉的感覺。骨又隱晦,不尖利,溫和如玉。越看越喜歡~比老師的還要喜歡~
滋滋-羨慕了大家身邊的都是大家。
老師又給我講了虞世南和智勇和尚的事情。他覺得可以借鑒他們的學習方式。
哈哈哈-好一個借鑒,好在空間死不了。我當場表演個逝世給大家助助興!!!
因為智永和尚當時為了磨練虞世南的意誌,每天讓虞世南用手提水很多桶,並且每天研磨墨汁。
對於古文的要求也極為嚴格,必須精讀古文,不僅要背誦,還要默寫出來,並且智永還會時不時的考考虞世南有沒有真正地領會。
這真是好友,好在虞世南是真的很願意學習。不然堅持不下來的。
哎-我要這樣了。好難好難,改明讓子元陪我一起。
有福共享嘛!我會好好教子元的。
陸柬之老師說了,這樣下來書法確實進步會很大。希望我認真。
今日剛開先輕鬆一點,就是提提水,研研墨。字後麵再開始。
提水需要把一大桶木桶灌滿,這樣三四次。20-30桶水。
研墨就把半塊墨研完。
好家夥-要廢了。不過看老師這麼努力。
趁著這段時間,老師一直在認真臨暮書法。活到老學到老,優秀-
我也要加油了!!!許言言提著水桶默默鼓勵著自己。
其實我的力氣再大,也不可能吃的消。所以是係統緩了一些疼痛。
終於做完了,可以開始練字了嗎?
我向老師示意任務完成。
陸柬之放下筆,點點頭說:“好了。那就明日在繼續吧,就算這裏的時間流速慢。也不能太努力,先適應適應。我年紀大了,要去睡覺。”
好吧,不能一口氣吃成胖子。慢慢來吧,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夜更深了,睡了。明天就去找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