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完後,宋子元和宋平生決定正式拜訪鄰居陳老伯和苗慧慧一家。這個時間點宋毅大叔和陳老伯都回家了。
拿著零嘴拜訪陳老伯和陳子為大哥。打招呼,說廖掌櫃給了幾天假期,會暫時居住在這。
接著拜訪苗慧慧一家,也是一樣的說辭,順便介紹一下宋子元。
這次就是打個預防針,順便看看房子的布置。布置能看透很多事情。
宋平生和宋子元回到住宅,坐在小院中聊天。
宋平生很喜歡這個朝代的房屋設計,不管多大都會有個院子,可供大家吃飯、閑聊、增進感情。
許言言喝了一口水,家裏的茶葉她不喜歡:“子元,我之前一直在接觸宋毅大叔。也就是慧慧的爹爹。大概了解一部分。”
宋毅:苗慧慧的爹爹,苗盼娣的夫君。今年35左右跟族長差不多年紀。之前從事的就是走南闖北的賣貨郎一職。
跟苗慧慧的娘親就是一次趕集認識的。他之前無父無母孤身一人,所以去過很多地方,在很多地方都賣過貨。遇見苗慧慧也是偶然。兩人看上眼了,就在一起了。
沒什麼曲折的過程,給了聘禮就成親了。宋毅大叔一人開銷不大所以有積蓄。
想想也是,為小孩取名盼娣能有多在乎這個孩子。隻要有聘禮也不在乎是不是可靠的。
又不是現代,交通方便聯係也方便。好在宋毅大叔確實很喜歡她,想好好過日子,就在當地買了房。在附近做生意,遇上同行就交換。不再去很遠的地方。
苗盼娣:苗慧慧的娘親,宋毅的妻子。靠刺繡補貼家用,今日去的時候她正在繡手帕。繡工很不錯,和苗五娘有的一拚。
果然想知道離鄉的原因不容易,一個月也就這點信息。主要不熟又不是好事情,也不方便直接開口。更何況涉及怨靈。
其實他們之前也想過,找個道士說荷包有問題啥的。想了想不靠譜,後續荷包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不能一直靠係統用能量使其沉睡。
現在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苗慧慧一家有聽說過苗五娘,並且不是道聽途說。
第二日,宋子元和宋平生在西市街邊吃過早餐後,順著街道慢慢瀏覽西市。
再買些西市的小零嘴和一些瓜果蔬菜。昨日也順道跟苗嬸嬸溝通。
這幾日勞煩他們一家給宋子元和宋平生做口熱菜,家裏的灶台長時間不用有些破損。
他們會付夥食或者負擔食材。
鄰裏鄰居認識久了,看兩小孩家人不在身邊,同意了。
向苗慧慧家出發,慢悠悠的欣賞著街邊的景色一不留神就到了。
扣~扣扣~
大門被打開一個小口子,一顆圓溜溜的腦瓜子從裏麵探出,看見是宋平生和宋子元後。揚起笑容,開心的打開大門。
宋子元和宋平生走進小院,苗嬸嬸正坐在石凳上繡著手帕。
遠遠看去在石桌上已經放了幾條成品。
苗嬸嬸聽見開門聲,抬起頭確認過來人。
放下手帕,起身收拾桌子,笑著招呼他們坐下休息休息,領過手中的食材放進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