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時光匆匆流逝,轉眼又過去三年時光。如今是夏至,天氣燥熱,蟲鳴嘈雜。明年的春至時節他們就要參加科舉了。
宋平生如今11歲多,距離12歲還有小半年時間。他的生辰在正月初五,剛好可以參加明年童生考試。
宋子元剛過了14歲的生辰。
這幾年他們都有好好的按照計劃生活。
即使陸柬之老師不在身邊,也要認真的學習。畢竟學以致用,才是最好的答卷。
這些年宋子元和宋平生跑遍「寶應縣」大大小小的街道。為了院子和身體奔波。
他們的武藝突飛猛進。主要來自於好的老師和持之以恒的決心。
金師傅是一個比較熱心腸的俠義之士,和宋子元、許言言在酒樓中“初見”。
「萬氏酒樓」沒人敢鬧事,所以有些人渣也會來喝茶尋求安穩。
拖欠底下農民工資,在酒樓中喝喝小茶聽聽小曲。可謂是愜意至極。
農民實在沒法子,隻能來酒樓中跪地乞求。
金師傅看不下去一個四五十歲的漢子攙扶著五六十歲的老人跪在那畜生麵前。
許言言見狀在其中調節,拖延時間,另一邊已經有夥計去找廖掌櫃了。
縣裏的衙門還是公道的,隻是一般百姓不敢也不會去狀告。手續還是比較繁瑣的,需要有訟狀。
更何況官商勾結在哪個年代都是常有的事情,深入人心,尋常百姓不是走投無路誰也不敢拿命去賭。
就這樣,百姓都是能忍則忍,能求則求。
廖掌櫃對衙門了解的比較多,讓金師傅去小院中談,給其出了主意。商人雖然不會主動招惹客人,管客人的事情。但是因為這一方實在是為禍鄉裏,民間的怨氣比較重。縣令也是想整治,可惜沒人出頭對其也不相信。一時無計可施,沒人做出頭鳥。
如今“正巧”遇上了,送個人情。宋子元和宋平生兩人幫忙寫的訟狀。
為此他們倆考了對應的“證書”。算是持證上崗。
好在對人的品級沒有嚴格規定,隻要字跡清晰且確有其事。
就這樣他們二人陪著金師傅和受害的所有農民,聯名上書。
人證物證俱在,事情的真相非常清楚,案子判的輕易快速。
沒收部分田地,罰銀兩,關大牢15日,以示懲罰。
就結果而言皆大歡喜,大家都得到了想要的。
農民的血汗錢,金師傅的正義,廖掌櫃的人情,縣令的功績,宋氏的田地,許言言的院子。
懲罰是比較重的,但是可以通過銀兩來減輕。加上懲罰的銀兩,不得拖欠,所以變賣了一些家產。其中就有幾座不常居住的小院。東西市都有,位置都很不錯。不過需要現銀,所以“便宜”了許言言。
通過一係列的操作,官府他們沒收的土地是離宋氏較近的,官府缺錢。
真不錯~不枉費宋子元和宋平生多日的打聽。讓各方都能恰當的聚在一起,不然人證物證哪裏會這般輕易。
信息的流通很重要。古代的生活方式大多固定,有自己的小圈子。所以想從中作梗不難。唯用心而已。
言歸正傳,他們現在有了自己的小院。原先準備買大一點的那座,可惜太引人注意,也比較吸引富人。
最後決定找些人吹吹風,讓他們售賣小、卻五髒俱全的幾處院子。在東西兩市以族長夫人和管家的名義購入兩套房。對了,還有幾間商鋪。許言言覺得難得,狠下心買了一間東市的鋪子。東市的鋪子搶手不說,價格也高。
他們靠全款買了一間小小的鋪子,好在位置不錯在酒樓的左手邊第三間。這間鋪子用管家宋彬的名義買下。這間沒有隱瞞,人問起就是宋子元和宋平生爹娘留下的銀兩購買。
表麵上宋平生和宋子元有了一間在東市的商鋪。
所以10年壽命的人參加上50年壽命的人參的五分之一用光了。
就這樣一切如計劃所寫,走的順順利利。剩下的就是為之後的科舉做準備。
哦!還有荷包中苗五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