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治療(1 / 3)

近視治療

路連甲覺得自己近視了。很多朋友跟路連甲聊天時,都說他太近視了,連他一向引以為豪的老婆也說:“你怎麼這麼近視!什麼都看不清,看你以後怎麼混!”老婆一直是正確的,既然老婆說他近視了,那他一定是出現了視力問題。

路連甲真的近視了。他老是看不清東西。特別是在單位裏,他看每個人的臉都很模糊,如果不是聽覺還行,他就分辨不出他麵前的是老王還是小李。以致又一次他低頭走路時,撞在局長秘書孫麗麗身上,被孫麗麗狠狠地翻了幾個白眼。

路連甲覺得眼皮很熱,還老是長眼屎。每天早晨用一盆清水來洗臉,越揉反而越模糊。最後隻好不揉了,那眼皮就想粘合在一起。他隻好歎了口氣,朦朦朧朧地往外走。

路連甲怎麼也不會想到,都三十好幾了,眼睛還會近視。

路連甲的視力一直很好,左眼是1.5,右眼也是1.5。談戀愛的時候,他的女朋友——也就是他現在的老婆老是誇他的眼尖,因為在眾多的女人堆裏,他能夠一眼看到她;晚上一起散步,他從來不需帶手燈,不管多黑的巷道,牽著他,就像汽車裝上導航設備,不必擔心路麵的障礙磕絆。他也曾多次為自己的視力自豪,參加“美女找茬”遊戲,他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兩張圖片的不同。

路連甲怎麼也不會想到,這麼好的眼睛說近視就近視了。

就在兩周前,路連甲到醫院體檢時,還特意在視力表前自測了一下,兩眼都是1.5。

什麼時候近視的呢?路連甲想得頭都有點痛了。他揉了揉迷糊的眼睛,隱約想出了點頭緒。

上周吧,局裏搞了反腐倡廉群眾督查活動。為了搞好這次活動,牛局長還親自主持了動員會,說為了促進班子的廉潔自律,熱情歡迎同誌們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要敢於說真話,說實話。最後,他還說,誰能夠一針見血,誰才是真正的支持擁護領導,誰才是領導可以信賴的力量。牛局長說到動情處,情緒激昂,全局同誌都被他的講話所感染,報以熱烈的掌聲。

然後,各科室都下發了意見表。孫麗麗發到路連甲所在科室的時候,還對路連甲說:“牛局長特地讓我轉告你,你比他們幾個來單位的早,對單位了解的比他們深,一定要帶個好頭,給領導班子的提意見一定要實事求是。”當說到“實事求是”時,孫麗麗加重了語氣。當時,路連甲就覺得重任在肩,心想絕不辜負牛局的期望。

當天,路連甲就對單位的主要領導的表現進行了回顧,回顧是讓路連甲失望的。可是又一想,誰還能沒有個這樣那樣的毛病呢。隻是大家都習以為常罷了,沒有誰去真誠地指出來罷了。現在,局裏都表示決心了,看來,大家還都是想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幹部的。路連甲就開始在紙上列局裏領導的一些錯誤的做法。列著列著,路連甲興奮起來,連上廁所都顧不上了。直到看不見字時,他才知道天已黑了。他按亮燈,發現自己已列了八張紙了。太多了,他想,這麼多不是沒有重點了嗎?他一條一條地比較,把一些他認為不太重要的劃掉。再數數,還有二十多條。他又一條一條地比較,又劃掉七八條。重又看了一遍,感到比較滿意後,就用楷書重新謄寫在意見表上。他對自己的字是比較滿意的,確實,那字剛勁有力,宛如書法作品。寫完,他伸了個懶腰,好像完成一件重大任務一樣,長長地出了口氣。

第二天,他一到單位就拿著意見表去交。牛局長還沒有來到,孫麗麗說先放她那,等牛局來到再交給他。路連甲就把表給了孫麗麗了。孫麗麗的目光掃了一下意見表,放在桌上。路連甲出來的時候,覺得孫麗麗的如花的臉上似乎下了一層霜。

下午,路連甲見到了牛局長。牛局長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看過意見書了,提得很好。那個“好”字牛局長似乎提得很高,拖得很長。

兩天後,單位評優名單批下來了,最具實力最有希望局裏也提得最響的路連甲竟然榜上無名。路連甲開始鬱悶了,就在那個時候吧,他覺得眼前有點模糊。

路連甲心裏不舒服,便約了自己的兩個鐵哥們到小飯館喝酒解悶。三杯酒下肚,路連甲便一吐胸中塊壘。誰料,倆哥們聽完,一致說:“你呀,真是太近視了,你怎麼什麼都說呢?你上大學時的眼光都到哪裏去了呢?那時,誰有你看的透徹?真是的,你不是自找晦氣嗎?”

路連甲本來希望和哥們訴訴苦,出出怨氣,沒想到反被哥們數落一頓。就覺得熱氣往眼上衝,倆鐵哥們的;臉漸漸模糊了。

回家時,路連甲沒有看清巷口的一堆磚頭,一頭撞在上麵,起了個大包。

回到家,老婆看見了,便問怎麼了,路連甲就說磕在堆放的磚頭上了。老婆伸手摸摸路連甲的額頭,確信丈夫沒有發燒後,眼睛便盯著路連甲,狐疑地探尋著,好像要搜索出秘密。好一會兒,她無奈地搖了搖頭。

“你的評優批下了吧?”

“別提了,泡湯了!”路連甲垂頭喪氣地答道。

“怎麼可能,你們領導不是都答應給你了嗎?”

“還不都是因為意見表。”路連甲把局裏的事告訴了老婆。

“你都提了什麼意見?”

“領導說照實提,我就照實說了。”

“都提了哪些?”

“現在我也記不清了。好像有一條是領導生活要檢點吧。”

“你真是好胡呀!這你也敢提,”老婆聲音大了起來,“你還想評優呢!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近視了,一點也看不清真相麼。你以後怎麼還在單位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