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秒殺對象(上)(1 / 2)

“真的啊?”徐淑滿臉不可思議地睜大了眼睛,迅速坐直了身子看著王旭。

但隨即卻又不屑地接口道:“就算是那樣,也沒什麼大不了。漢末三國的時候還不是徹底衰落了,除了王粲就沒出一個有點出息的人。”

“這倒不一定!就我估計,其中很可能有三個應該是我以前就知道的。雖然名聲很小,但也算是冒過一次頭。在漢末三國時期這種人才多如牛毛的情況下,能有登上舞台邊緣的機會也極為不易了。”

“恩?真的嗎?怎麼會呢?三國的著名人物我也應該知道才對啊?”徐淑奇怪得望了望王旭,滿臉不解地問道。

“我又沒有說他們很出名。”對著徐淑微微一笑後,王旭又情不自禁地皺起了眉頭。“其實,我們這裏和正史、演義、戲劇、平話等都有出入,所以很多事情我都不敢肯定。至少我以前就不知道我現在的祖父王暢竟然有這麼多兒子,在曆史上好像就提到過他的兒子王謙,也就是我現在的三叔父,好像記得是在何進手下當官。再說,我們以前知道有內功心法的存在嗎?壓根兒就沒想到真有內功這玩意兒,我都差點以為這是某位老前輩的武俠小說了。”

“嗬嗬!不一樣就不一樣吧!有什麼關係呢?管那麼多幹嘛!你還是給我說說這王家究竟有哪幾個出名的,還有他們的事跡吧,我現在可是超級感興趣!”

看到徐淑對自己的話一點也沒有重視,王旭微微一歎。他心裏如明鏡般透徹,當然會憂心。如果這個世界完全超出了掌握,沒有後世的知識做鋪墊,那麼他就會和這個時代的普通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如果這樣,他心裏對於未來還真是沒底。但王旭也不想將這些煩惱帶給徐淑,所以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說。

拋開心中的擔憂,王旭仔細地回憶了一翻自己曾經看過的書籍,才緩緩為徐淑講述起來。

“我們就從比較著名的說起吧!首先是伯父的兒子,王凱。就《博物記》,《王弼別傳》上的記載是:漢末時期,王粲和族兄王凱避禍荊州,當時劉表看重王粲的才華,想把女兒嫁給他。但是又覺得王粲長相不怎麼好,所以就轉而將女兒嫁給了王凱。”

“兩人究竟生了幾個孩子書上沒說,不過有一子王業倒有點名氣。這是因為王業生了兩個了不起的兒子,王宏和王弼。哥哥王宏官至司隸校尉,弟弟王弼則是魏末的玄學家,做過些什麼官我記不得了,隻知道他的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論語釋疑》等。在哲學上也有非凡的成就,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說著,王旭看了看聽得津津有味的徐淑,又再次補充道:“對了,《魏氏春秋》上說王粲死後不久,他的兩個兒子就因為牽連到魏諷造反的事情,被曹丕殺了。《文章誌》上還記載當時的曹操非常感歎,如果他不是正在征伐漢中的前線,而在後方的話,也不會使得王粲絕後。所以,曹操就把王凱的兒子王業過繼給王粲當兒子,繼承他的爵位,官至謁者仆射。因此,王弼也就算是過繼給王粲當孫子,隻不過王弼命不好,先是受到曹爽篡權的牽連丟了官,不久又得了疾病死了。年僅二十四歲!可惜記載這些資料的史書很多都已經失傳了,我以前也都是在《三國誌》的裴注上看到的。不然或許能知道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