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王諺的話令王旭非常震驚,那麼徐瑞的話則是徹底讓他失去了思考能力。當然,受到這種刺激的人也不隻他一個,還包括徐淑。
“旭兒,徐淑?你們怎麼了?”見兩人大睜著眼睛發呆,王諺不由疑惑地皺起了眉頭。
“嗯?”反應過來的王旭急忙搖了搖頭。“哦!沒事,隻是對賊子的生辰竟然與我一樣有些驚訝而已。”
說著極為勉強地對著王諺和徐瑞笑了笑,強行壓住內心深處的翻江倒海。
“旭兒不必太過介意,我和你徐伯起初也很驚訝。但天下同生之人極多,隻不過是巧合而已!”
安慰了王旭一句,王諺又忍不住惋惜歎道:“你等都是那天變之時出生,自然天賦絕佳,如果能報效國家當是良材。隻可惜那人卻走上謀反一途,自取滅亡,實在可惜!”
聞言,徐瑞也滿臉認同地點了點頭。“主公所言極是,即便擁有過人資質,但終究是一賊子,怎能與少主相提並論!”
王旭可沒有他們想得那麼樂觀,當即擔憂地開口道:“黃巾勢大,以我大漢當今的情況來看,前景也是不容樂觀!不知父親為何如此有信心?”
聞言,王諺卻是笑著搖了搖頭。“旭兒言重了!黃巾賊勢力雖大,但終究是流寇之眾。我漢朝雖微,但已有數百年基業,豈是如此容易推翻的?說句不敬的話,如果真的要問我大漢滅亡,沒有一二十年八九是不可能的。”
雖然覺得父親對漢朝的形容太過自滿,但王旭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是事實。黃巾起義雖然比曆史上更為壯大,但是漢朝的能量豈會小?
要想推翻這個沒落的王朝,真正說起來,曆史上也用了近半個世紀,而且還是諸侯豪強的聯手之下才成功。那張角幼子就算是後世穿越而來,除非有通天本事,不然也難有所作為!更何況還有自己存在。
“那父親可知朝廷有什麼消息?”
“暫時還沒有!”王諺搖了搖頭,但隨即便接道:“不過應該快了,我們沿途發現不少州郡的官員都棄職逃跑。而且,聽說安平封國和甘陵封國的叛民還生擒了王室的安平王和甘陵王來響應黃巾賊。形勢如此嚴峻之下,朝廷很快就會有大舉動的。”
這些曆史上記載過的事情,王旭當然沒什麼興趣。真正令他在意的,還是關於當前朝廷的確切行動。如果因為張角的提前起義導致整個曆史發生了變化,那後果將非常嚴重。
想到這些,不由感到一陣煩悶,再沒有心情繼續談下去。“父親,徐伯!我想你們也累了吧!今天不如早些休息,有什麼話,明天我們一起回家時再慢慢說。”
“哦?旭兒不想去協助朝廷剿匪了?”聽到王旭的話,王諺不由奇怪地問道。
“不,去是一定要去的。隻是我們手裏沒有任何一點情報,當前局勢之嚴重又完全出乎了我的預料,所以我並不想再將這三千家族的子弟兵帶出去。畢竟家裏的安全也極為重要,而光是這點兵力也不可能對整個國家形勢造成什麼大的改變,如果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建功立業就將家人安危放置一邊的話,我也做不出來。”
說著,王旭又指了指自己的頭道:“至於報效國家,隻要帶著這東西就夠了。”
這也是王旭的心裏話,本以為一切按照曆史上發展,那麼他帶著這三千家族私兵建功立業不成問題。但現在發生了這麼多變化,他實在不想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