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討賊中郎將(1 / 2)

好在前來傳信的人是剛剛官複原職的議郎李燮,而不是宦官,倒是讓眾將都鬆了口氣。

這李燮,王旭倒是很有印象。因為安平王劉續被黃巾俘虜後,又被手下人用錢財贖回的時,此人就對靈帝進言,說其身為王,卻沒能守好國家的土地,理當撤銷封國。不過靈帝沒有采納,反而給他治罪,直到一個多月前,安平王被抓到有屈服於黃巾的舉動,被抓捕後,他才能夠官複原職。而且,此人的父親李固和其本人生平也極為坎坷,前世看這段曆史時王旭也是唏噓了好久。不過,這李燮也沒幾年時間了,好像靈帝死之前就已經病逝。

不過,更讓人驚訝的卻是他帶來的消息。他倒是很體恤眾將,先念的不是命令,而是朝廷的封賞令。而靈帝也不知道是不是腦袋開竅,竟然來了一次大動作。

除了皇甫嵩這個主將外,軍中所有高級將領的爵位皆是封為關內侯,食邑一百戶到三百戶不等,這可是好大的手筆了!而王旭則是不多不少的得到了兩百戶食邑。

不過這都不是關鍵,而是封賞令的最後一段話令王旭徹底列入了呆滯之中。

“另:遷升參軍校尉王旭為討賊中郎將,前往魏郡接替董卓,統其兵馬,但仍歸皇甫嵩調度。欽此!”

這話一出,不少將領頓時羨慕地看向了王旭,不過王旭本人的功勳也是擺在那兒的,倒也無人能說什麼!

倒是王旭本人在聽到這消息後,半天都沒有回過神來,直到伏跪與他身旁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推了推他,這才反應過來,急忙連聲領旨,接過了將印。

這番出人意料的封賞讓眾將皆是有些喜出望外,盛情地接待了傳令的李燮。不過這李燮倒也真是一個盡忠職守的人,與眾人談笑一番,吃了頓飯,下午就推脫了眾將的挽留,趕回洛陽複命!

隨著眾將逐漸散去,王旭卻有些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這究竟該怎麼弄?是直接翻身走人,還是要交接?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的他一時也迷茫起來。

好在皇甫嵩似乎也知道王旭還不懂這些,很快便將其召到了他的帳內。

“嗬嗬!恭喜,恭喜啊!從軍僅僅半年,你就能榮升討賊中郎將,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見皇甫嵩滿臉笑意地看著自己,王旭也是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後腦勺,感激地回道:“全靠將軍提拔保舉,如果不是您,我不可能升這麼快的!”

看了看此刻失去了往日從容的王旭,皇甫嵩卻是笑著搖了搖頭,緩緩說道:“如果你沒有真才實學,我又如何會保舉於你呢?眾將也不會心服!不過,這次也不全然是我保舉,朝中多位老臣也是做了擔保,他們都是與你祖父有舊的人,所以你此去領軍可務必要更加小心謹慎,莫要讓眾人失望啊!”

聽到皇甫嵩語重心長的告誡,王旭也是非常鄭重地點了點頭,心中是真的有些感動。其他人暫且不論,但皇甫嵩在濮陽城大戰的時候,將趁勢夜襲黃河渡口的功勞給予自己,本身就是極大的照顧了。

看人無數的皇甫嵩見到王旭此刻的真情流露,卻是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說道:“其實這次適合去代替那董卓統軍的有三人。一是臧旻,二是曹操,三是你!臧公年歲已經不小,不願再與你等小輩爭這機會,所以老早就讓出來了。而我看你小小年紀就才華出眾,而且淡薄名利,有愛國之心,心胸又豁達坦蕩,這才在孟德與你二人之中選了你!本意是希望你能不斷成長,將來成為國之肱骨!你明白麼嗎?”

“嗯!”輕應了一聲,王旭心中卻不知道究竟該說什麼了,隱隱有著些許愧疚,其實自己並不如皇甫嵩期望的那麼好,什麼淡泊名利,隻不過是因為時機未到而已。

但想到那昏庸的朝廷,他的心又堅定起來,昏庸的東漢王朝不值得維護,隻有建立一個嶄新的王朝才有可能帶來新的希望!

見王旭目露堅定之色,皇甫嵩還以為王旭是將自己的話聽了進去,當即欣慰地點了點頭,隨即便笑道:“王旭,你先下去準備一番吧!明天一早就率領你本部兵馬趕往魏郡,一切事宜我已經替你辦好了。”

“嗯!好的,謝謝將軍!”

深深地拱手儀禮後,王旭轉身欲走。皇甫嵩卻是揮手止住道“且慢!”

見王旭疑惑地轉頭,皇甫嵩這才有些不放心地張口叮囑道:“你一定要記住,護烏桓中郎將宗員乃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沉穩謹慎,凡事你要多與其商量,莫要武斷獨行。此外,過去之後,要先溫言安撫軍中士卒,待其士氣回升後才可以威馭之。對於在外的探子和奸細也務必要掌握清楚,並直接與其聯係,以免誤事!還有,你帳下兩員小將可擔大任,你可自行提拔為普通校尉以下的職務!”

聽到皇甫嵩的淳淳告誡,王旭雖然心中早已明白這些,但還是鄭重地點了點頭道:“將軍放心!末將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