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都督(1 / 2)

“哈哈!並非朕抬愛與你,而是事實如此。”說著,靈帝的心情似乎已經逐漸轉好,微微笑道:“當年就曾聽聞你少年了得,但尚未召見,你卻已經因為犯錯而入獄。現在想來,實在是朕之過,若早知你是如此聰敏而有才華,英武出眾,必會念你年少而赦免。你心中不會怨朕吧!”

“末將怎會怨恨陛下!當初年少輕狂,犯下大錯,那是一個永遠的教訓,可以時時警戒自己。而且陛下赦免於我,並能不計前嫌,加以重用,末將有感皇恩之浩蕩尚且不及,何來怨氣?”其實王旭這話倒是半真半假,畢竟靈帝對他其實不差,而且之前的幾句話,也真是讓他心裏有些感動。至於當初入獄,根本就是宦官一手操縱,靈帝就是一個被蒙蔽了眼睛和耳朵的人,說他是昏君不錯,但也不能完全怪到他的頭上。

但靈帝聽到這話,卻是更加高興了,當即大笑起來:“你能這麼想,朕感到非常欣慰。”

說著,頓了頓,突然對著王旭說道:“朕想讓你留在京城為官,輔佐於我,你可願意?”

這話一出,不少官員頓時投來了豔羨的目光,能讓皇帝輕言細語的說出這番話來,這是何等的殊榮?但王旭心中卻是苦笑,如果不是大漢已經病入膏肓,不可救藥,靈帝也不是那麼昏庸無能,或許還真有可能因為這話而留下來。可惜事實相反,靈帝無論再怎麼喜愛自己,但卻不可能言聽計從,他貪財好色的本性沒法改,寵幸宦官的意願沒法改,世家豪族的崛起不可逆轉,從頭朽到尾的根基更是難以重鑄。更何況,他命不久矣……

心裏歎了口氣,王旭隻能理智地回道:“陛下,末將現在還年輕,能力也不夠,需要更多的曆練才能成長,待將來文成武就之時,才不會誤國殃民。而且正如大將軍所說,目前的荊南局勢很不穩定,末將還在竭力安撫之中,離開勢必會引起動蕩。對於陛下的器重與恩情,末將永生難忘,願為陛下鎮守一方,保我大漢安定繁榮。”

隨著話音,靈帝對王旭是更加喜愛了,連連點頭,眼神也是更顯柔和。直到話已經說完,也仍然沒有移開目光。過了好半晌,就在王旭都被看得有些不自然的時候,他才突然轉過頭去,對著群臣開口道:“我欲任命王旭為荊州牧,鎮守荊州八郡,諸位覺得如何?”

沉默,絕對的沉默……

任何人都沒想到,靈帝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重新設置州牧一職的事情才剛剛通過,而第一個有望獲得此官職的,卻是一個不到20歲的年輕將領,這事情實在是太讓人震撼。盡管王旭的能力眾人認同,盡管王旭的品行眾人也認同,盡管王旭的出生眾人都認同。但是他的年齡,眾人卻很難認同,不是誰都可以成為霍去病的!更何況州牧不僅僅是武職,更是文職,在那些老掉牙的文人思想中,這是很難以接受的事情!

但此刻,王旭聖眷正濃,聲望也高,王家的影響力也夠大。所以雖然很多老臣心裏反對,但或者是礙於靈帝的心意,或者是礙於和王家祖上的故交,或者是礙於迅速崛起的王旭本身,或者是想徹底置身事外。總之,最終也沒有人率先站出來說話。而宦官以討好靈帝為最重要的事情,既然靈帝已經升起了這樣的想法,當然不可能出言反對。

王旭也同樣被這天上掉下的餡餅給驚呆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心裏隨即升起了無法壓抑的狂喜,連臉都激動得有些泛紅,對靈帝是發自內心地升起一種感激。

眼見無人反對,王旭正激動得等著靈帝下旨時,大將軍何進那平淡的聲音卻是陡然想起。“陛下,對此,臣有些異議!”

“噢?為何?”靈帝頓時有些不悅地看了何進一眼。

“回稟陛下,荊州七郡自黃巾亂後,從南陽郡分出章陵一郡,目前足足有八郡之多,地廣物博、沃野千裏。而王旭雖有才能,亦有名望,但正如他本人所說,他太年輕了,經驗尚且不足。現在就掌管一州之軍政,微臣以為尚為時過早,可以磨練一番後,再做打算。”

隨著何進這一帶頭,本來還未開口的眾大臣頓時議論起來,紛紛上奏,理由大同小異,就是扯著他年齡過小這一點說。而且還有人舉出了今晨王旭站錯位置的事情,以此作為佐證,說他尚且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並且王旭還不敢開口,隻能選擇沉默,因為之前是他自己以此拒絕了靈帝,如果現在反口,那豈不是當眾讓靈帝下不了台?

不過,王旭倒也不怪那些老臣,畢竟這是人之常情,他們腦中的思想就是這樣,去計較隻是徒增困擾而已。但是對何進就非常不滿了,從他的舉動不難看出,之所以反對,根本就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完全是怕王旭因受到皇帝恩寵,在升任州牧後權勢過重,他現在還在和蹇碩爭權,所以要適當進行壓製。而且王旭和蹇碩經過剛才的事情,算是徹底走到了對立麵,所以他也不怕王旭倒向蹇碩那邊。

隨著眾大臣的勸誡,靈帝又想到王旭自己所言,最終還是放棄了,緩緩說道:“諸卿家所言也有道理,王旭確實年輕,今後倒也有的是機會。隻是這荊州刺史王睿肯定要削去官職,諸位可有什麼好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