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1 / 3)

這蔡邕,文人氣節十足,性子還真夠烈的,說走就走。但王旭本就有心救父女二人擺脫悲苦的命運,大好機會就在眼前,又怎會錯過呢?天下大亂已是近在咫尺,到時候哪有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去營救。所以,心中暗暗歎了口氣的同時,已是急忙開口阻攔道:“蔡公留步!”

說著,已是起身攔到了蔡邕父女身前,拱手一禮。“蔡公之言差矣!雖然蔡公此來,有著交好之意,但此乃人之常情。如若大家都不幫忙,冤屈又如何能有昭雪的一天?當前宦官當道,朝綱不振,天下賢士正應當彼此交好,團結一心,才能得以保全,又有何不可呢?所以,蔡公完全不用將此事記在心上。而且,拖累之事也莫要再談,不說蔡公乃是當今大儒,學識淵博,本就應當保全。即便是為了當年那份純純的情誼,王旭也理當如此。”

“再說,不是在下誇耀,這荊南之地,除了我,絕對無人敢動蔡公分毫。唯有刺史劉表或許有監察之權,但他也是頗有賢明的文士,又怎會出賣蔡公呢?至於宦官的門客爪牙,更是不用擔心,這荊南偏遠,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即便有,我也能第一時間知道,所以隻要蔡公隱於此地,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說完,王旭這才抬起頭來看著蔡邕,非常鄭重地道:“蔡公,留下吧!王旭從不做草率之事,既然挽留蔡公,已是有完全的準備,所以還望蔡公莫要多想。況且,王旭年輕氣盛,才疏學淺,蔡公在這裏,也能不時提點於我,望蔡公應允。”

王旭這番說辭可真是大費苦心,又是講道理,又是言明不會被拖累,而且還提高蔡邕在此的作用,為對方找了台階下,真可算是好事做盡。

而蔡邕也明顯被說動了,深吸了口氣,靜默了良久,才滿臉感動地道:“既然如此,那蔡邕就暫留此地,如若有變,可交出蔡邕便是。隻望能保全拙荊與小女,便已是大幸。”

“誒!蔡公休要說此不吉之言,您就安心住下吧,改日再為你尋得一安靜的府邸。至於朝廷之事,你不用擔心,我向你保證,絕對無事。”說著,王旭已是拉著蔡邕,重新按回位置上坐下。

此時,蔡琰卻也是美眸含淚。從小跟著父親流亡的她,也同樣深明世事的艱難,此刻能遇到這樣的暖意,心裏自然感動。當即便對著王旭深深一禮,感激道:“將軍之恩,蔡琰終身難報!”

聞言,剛剛將蔡邕扶來坐下的王旭,頓時便回過了頭來。看到蔡琰俏臉上那抹悲苦,心中不由一歎,輕輕走上前,溫柔地替她拭去了眼角的淚水。“琰兒?怎麼又叫將軍了?當年的琰兒可不會這麼叫我。”

王旭這一無意識的舉動,倒是讓蔡琰的臉刹那間泛起一抹紅暈,但卻並沒有躲避,反而重重地點了點頭。“嗯!旭哥哥!”

“嗬嗬!這才好嘛!”微微一笑,王旭這才鬆開了手。“好啦,別哭了,如果眼睛哭腫了,我這個哥哥可是會心疼的,坐吧!”

“嗯!”微不可聞地應了一聲,蔡琰輕輕點了點頭,便重新坐回了蔡邕身旁。

見狀,王旭正要落座,想陪著父女二人再說說話,徐淑卻是猛地走了進來。對著蔡邕和蔡琰甜甜一笑,便皺眉看向了王旭。“老公,聖旨來了,讓你即刻去前院議事廳接旨。”

“聖旨?什麼事?”王旭頓時驚訝地問道。

“不知道!”徐淑頓時搖了搖頭。

王旭沉凝了半晌,當即便轉頭對著蔡邕拱了拱手。“蔡公,聖旨傳來,在下必須先行一步了,你們安心住下,有什麼事情盡可傳喚侍女。等忙完這頭,在下定立刻遣人去迎接尊夫人。”

聞言,蔡邕卻是立刻搖了搖頭,鄭重地道:“陛下傳旨,乃是大事,子陽不用顧忌我等。”

“嗯!”點了點頭,王旭倒也不再囉嗦,當即便帶著徐淑邁步離開。

看著兩人遠去的背影,蔡邕卻是慨然一歎。“哎!想不到王將軍竟是如此至情至性之人,此等恩情,實在難以為報,為父心中著實慚愧啊!”

說完,卻見蔡琰沒有反應,當即不由疑惑地轉過了頭來。這才發現蔡琰正癡癡地望著王旭離開的方向,雙眼閃爍著迷離。

蔡邕長與女兒相伴,怎會不知蔡琰的心事,當年送洞簫之時,本就有所察覺,隻不過,當時覺得她年齡還小,僅僅是兄妹之情而已。可自王旭走後,蔡琰卻偷偷將王旭曾用過的器物小心收藏起來,而且常常望著村口呆呆出神,或是撫琴輕歎,這才發覺不對。更何況蔡邕本是音樂大家,聽到琴音中綿綿的情誼,帶著淡淡憂傷地思念,又如何不能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