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收編(1 / 2)

劉表從昏迷中醒來後,明白大勢已去,痛哭不止,聲嘶力竭、頓足捶胸。但經曆過黨錮之禍,深悉保身之道又極為了解王旭的他為保宗族有後,已經不願與王旭將關係繼續惡化,便第一時間派遣手下謀臣伊籍前往湖陽縣城獻降。並將臨時的盟友張魯給出賣,在伊籍與王旭商談完投降事宜後,便突然揮軍攻打張衛大營,王旭也隨之率領荊州兵馬夾擊。

措不及防的益州軍統帥張衛,也就是張魯的弟弟怒極攻心,吐血不止,連陣大罵劉表背信棄義。隻惜敗局已定,大軍潰敗的張衛隻能攜帶著憤恨瘋狂逃離,益州兵馬全線敗退。這一次,王旭沒有手軟,率領士氣如虹的大軍銜尾追殺,不留餘地。

聞聽前線戰事的劉焉與張魯匆忙做出部署,漢中集全郡主力奔赴西城縣駐防,這已經是通往漢中核心區域的最後一座堅城。好在荊州軍也連戰疲敝,況且此次平定荊州損失也極其慘重,攻至大縣上庸終於停住了進擊的腳步,班師回襄陽……

正午時分,秋末的太陽暖洋洋地灑落,雄偉壯麗的襄陽城顯得有些五彩斑斕,城外的大片狂野飄起陣陣微風,草木搖擺,風景宜人。可惜,此刻站在襄鄉西城外的劉表卻是內心苦澀。

終於還是敗了,自己已經竭盡全力,不為匡扶天下,隻為謀得一方樂土,可如今卻是慘敗於昔日恩師之孫。猶記得當年恩師的淳淳教導,黨錮之禍時的年少輕狂,解禁後的忍辱負重,出到荊州的意氣風發,然今日卻完敗於恩師孫子之手,一切都將隨風而去,世事著實弄人。

起身後尾隨的眾文臣武將也是臉色黯然,此時的他們哪還有一絲往日的威風八麵,盡皆恥辱之色。秋風吹過,帶來的全是徹骨的寒意。

突然,兩旁陣列的襄陽將士一陣躁動,紛紛眺望向西方那條大道。劉表也時渾身一顫,自己的末日終於來了。

凱旋而歸的荊州將士排成長長的隊列,一望無際。為首的王旭戰甲鮮亮,氣勢不凡,兩旁策馬並立著巾幗不讓須眉的徐淑與趙雨,身後兩側則是荊州的大將軍們,個個英氣逼人,在這秋日豔陽照耀下,仿若天兵天將緩行而來。

隨著王旭逐漸臨近,劉表壓住自己顫動的心,遠遠地便深深一鞠躬,略微抖動的聲音傳遍狂野。“降將劉表,拜見王將軍!”

聽到這句話,王旭的臉色綻放出初春朝陽般絢爛的微笑,策馬緩行至劉表身前三十米靜立不動。劉表咬著牙根,躬下更顯蒼老的身軀,雙手高舉過頭,將白色的絲絹寫上的降書高高舉起,邁著沉重的腳步一點點向著王旭走進。

這三十餘米的距離,對於劉表與其降將來說無限悠遠,蒯越、黃忠等眾文臣武將瞬間羞愧欲死,慘嚎哀哭。在這個時代,身為人臣卻使得主上受此大辱,實乃痛徹心扉。

見到劉表部下如此慘狀,王旭也心有不忍,可沒有選擇,勝利者的威嚴是不容褻瀆的。心中默默歎口氣,終究坦然地等待劉表呈上降書。

“降將劉表,拜請王將軍受書!”隨著劉表走到王旭馬前,降書已經高高舉起,而劉表挺拔的身軀卻仍然深躬著。

伸手將那白色的絲絹接過,王旭連看都懶得看,直接將之高舉過頭,激動地朗聲大喝:“今荊州平定,皆乃全軍將士,荊州百姓之功。不日,將論功行賞,章陵、南郡二郡尋常百姓免稅三月!受戰火波及之地,免稅一年至兩年不等。”

“嘩!”此語、此景讓襄陽城外迎接的將士和蜂擁的百姓激動異常,個個歡呼雀躍,一片歡騰。

不知是誰率先呼喊,片刻之後滿天地都是鋪天蓋地的呼喊:“王將軍英明神武,威震當世,所向披靡!”

“王將軍英明神武,威震當世,所向披靡!”

“王將軍英明神武,威震當世,所向披靡!”

“王將軍英明神武,威震當世,所向披靡!”

震天的吼聲也讓王旭心懷大慰,縱聲狂笑。良久之後,才一個縱身下馬,微微扶起劉表。“劉將軍”

劉表緩緩抬起頭來,臉上早已是老淚縱橫,英俊的麵容也彷如突然老去二十歲,蒼白無色,溝壑連綿。“王將軍,今日之敗,表無怨言,隻望將軍看在恩師份上,能饒我宗族無辜之人性命,哪怕為我劉家留一後人也可,表可自刎於前。”

“宗族性命可保!”王旭此刻也是滿臉嚴肅,表現了足夠的尊重。

“多謝!”劉表顫聲說出這兩個字,再不遲疑,猛然退開幾步,從懷中摸出一把匕首,便猛然刺向自己心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