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縱聲咆哮,聲音在山嶺間回蕩,仿似連大地都震動起來。熟睡中的鳥雀紛飛,陷入甜甜夢鄉的荊州軍士更是瞬間驚醒,經驗豐富的他們一看到遠處密集的火光,已明白發生了什麼,驚慌地抓起武器。
但,已經來不及了!
一輪輪箭矢如狂風暴雨般傾頭而下,慘叫聲此起彼伏,士卒匆忙間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四散奔逃,尋找躲避物。可大軍被伏,如此混亂的情況下,大家還各行其事,哪有僥幸之理。不過片刻功夫,士卒大片大片倒地。
趙雲心急如焚,眼見力不能及,立刻做出了決斷。
“不要亂,不要亂!眾將士隨我殺出重圍,往南鄭方向,殺……”
大吼聲中,趙雲翻身跨上自己的白龍駒,一馬當先,向著來路衝鋒,沿途不斷穩定軍心。
周朝在趙雲身旁也是發聲狂吼,試圖讓將士們自己先鎮定下來。遠處的郭石在混亂中隱隱聽到二人聲音,匆忙集結身邊士卒,帶動眾人跟著狂奔……
此刻,荊州軍士們昏暗的視線中,趙雲那白馬、銀槍、亮銀甲就彷如若隱若現的一盞明燈,照耀了生命前進的方向。那渾厚而充滿了磁性的嗓音,則是神明的指引,引導他們走向希望的路途!
無數的軍士跟隨在趙雲身後發足狂奔,有秩序地奔逃撤退。
張任看到荊州軍潰敗,更是張狂大笑,因為其站在山上,所以音量傳開竟然蓋過了荊州將士的慘嚎。“哈哈哈哈哈……師弟,多年未見,不與為兄敘敘舊,何故避而不見呢!”
話音落下,臉上的笑意更甚,冰冷的嗓音也隨之在山嶺間擴散。“全軍衝鋒,活捉趙雲!”
“活捉趙雲!”
“活捉趙雲!”
一直悶不出聲的益州將士終於扯著嗓子吼起來,殺聲震天,士氣大振。密密麻麻的軍隊從四麵八方衝出來,瘋狂湧向奔逃撤退的荊州兵馬。
趙雲奔行中聽到張任的嘲諷,卻是咬咬牙,全然不為所動。
這張任確實是他的師兄,早年童淵遊曆蜀中,機緣巧合下見其資質很好,便收其為徒,帶往河北學藝。趙雲入童淵門下時,他都還在,兩人那時也做了好幾年的師兄弟,後來張任藝成下山,回到了蜀中從軍。
此外,他們還有一個大師兄,名叫張繡,乃是西涼張濟侄子。不過趙雲剛剛上山半年,其就離開了,回去西涼效力,很快在北地郡闖出一番名頭,號稱“北地槍王”,隻是此後幾師兄弟再無聯係。不過童淵曾對趙雲說過,他這兩位師兄都太過急於建功立業,耐不住性子習武,所以武學上的成就肯定不如他,而他趙雲也是童淵唯一的關門弟子。
此刻各為其主,趙雲對於張任既沒有恨,但也沒什麼好說的,隻是一心想著如何將荊州將士帶出重圍。
益州將士速度很快,撲湧上來廝殺,趙雲身在最前,勇猛無匹,凡是阻攔者全無一合之將,生生撕開了一道缺口。
燕雲鐵騎和更多荊州將士緊隨其後,形成了以趙雲為首的箭頭,無堅不摧,無往不破,很快便殺出了包圍圈。
沿著大路急速奔行五裏,趙雲發現前方已經沒有兵士阻截,這才回身一看,卻陡然發現後方跟隨的將士早被截斷,隻衝出來一部分,連緊隨的周朝都不知什麼時候掉隊了,當即大驚失色。
心中略一思量,很快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回身救援。
可是,讓士卒跟著自己全數返回是不明智的,那是自投羅網。策馬奔行中趙雲眉頭緊皺,任由狂風刮過俊朗的臉頰,片刻之後,卻是對著燕雲鐵騎的軍司馬曾牛道:“曾牛,你帶著弟兄們先撤,我回去救援弟兄們!”
這曾牛與趙雲是老鄉,老家在阱山腳下的山村。當年黃巾亂時,王旭曾被伏擊,千裏逃亡至阱山,當時那村長猜到王旭身份,正是派遣這曾牛上阱山稟報童淵,因而得救。
後來趙雲出山,因其素有名望,所以很多年輕人都願意跟隨他,直至趙雲舉家南下時,這些人也跟著遷了過來,並形成了燕雲鐵騎的班底。
此刻好不容易逃出,曾牛聽聞趙雲竟然還要回去,當即大驚失色,疾聲勸阻:“大哥不可輕易涉嫌,大軍敗勢已成,現在回去已是不頂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