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不知廉恥(1 / 2)

王旭抵達前線的消息,迅速傳到各部將士耳中,頓時軍心振奮,仿似吃了定心丸一般。

徐晃、張遼、趙雲、韓猛各統一軍,兵分四路追擊叛軍,曆時一個多月,直將其打至建寧郡俞元縣,逼得叛軍殘存主力退守縣城。隻是這也並非意味著就此勝利,根據諜影情報,各處蠻族聚落緊急調遣勇士,頃刻間便又湊集起數萬兵力,準備救出被困的老蠻王。

若是蠻王被救出,逃至更南邊,回到自己的聚落,那就又陷入了最早的局麵。

越往南,越是南蠻的根基之地,最大的閩濮部,鳩僚部等數個部族實力強勁,同時也更加險峻,相反,荊州的戰線則拉得越長,後方還長期受到沿途很多小聚落的襲擾,就好像陷入泥沼的猛獸,進退不得。

如今,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幾乎將南中全境都放棄,這才將叛軍引出來,擊潰其主力,困住了蠻王和漢人叛軍的領頭者,怎麼還會輕易放回去,所以郭嘉立刻下了死命令,讓前線眾將無論如何不能讓蠻王突圍,而他在迅速安排好後方各處重要據點的布防後,率著本為後部的大軍,急速馳援。

公元199年正月初六,王旭跟隨著大軍抵達俞元縣城外,入駐大營。

“主公!”

“主公!”

軍中高級將領早已在中軍大帳等候多時,剛踏入其中,便紛紛激動地起身行禮。

“坐,都坐!”王旭擺手示意,大步走向上首的帥位。

眾人按職位高低坐下,王旭目光掃過,笑道:“戰事如何?蠻王沒跑掉吧!”

坐居首位的趙雲立刻回說:“回稟主公,蠻王尚在城內,我大軍不曾放過一兵一卒離開!那蠻王果真如軍師所料,死活不肯拋棄部下勇士先跑,不然南中之戰,恐還曠日持久。”

“未必!”王旭笑笑,輕鬆地說:“蠻族悍勇,若不能服其心,即便殺了蠻王,也未必能讓其安心歸附。”

“主公所言甚是。”郭嘉接過話去:“屬下以為,若以武力懾服蠻族,必然曆時久遠,不將其打得無力再戰,絕不會妥協,就彷如江東征伐山越族人,如今曆時已有一年多,卻深陷其中,久久不能平定,恐怕兩三年內都成為極大拖累。”

“他們以武力懾服,乃是不得不為,全因山嶽族人對江東門閥士族仇恨極深,嫉恨大漢強盛時,江東士族對其的壓迫,所以難以化解,再加上孫堅本人對待外族的強勢態度,就隻能以武力取之。”

“可我們不同,南中之地,蠻族與漢族混居時日已長,雖然蠻族早年嚐受不公對待,但卻與我荊州文武和士族無關,我們本身與蠻族之間此前並無瓜葛。”

“反而是此前曾壓迫他們,在南中稱王稱霸的豪門大族和地方官員,乃是我們荊州必須要鏟除的隱患,按主公的說法,這些人就是土皇帝,不但利用大漢的聲威來謀奪私利,更長期挑起事端,這些人也是被蠻族所痛恨的,所以兩邊有緩和關係的餘地。”

“再者,主公一向寬德仁厚,對於外族亦是如此,甚至被荊南的五溪蠻族各部尊為聖主,再加上荊州對待外族的政令法規,這些都足以成為懾服南蠻的先決條件。”

“最後,則是此次南蠻叛亂的原因,乃是因為益州少數大族的挑撥,這些地方大族,不滿荊州禁止大規模訓練私兵,不滿主公禁止他們大規模侵占土地,所以渴望攆走主公。”

“他們在我們平定益州後,一方麵收買或任用地方官員打著荊州的旗號,變本加厲地大肆壓迫蠻族,一方麵又做好人,去挑撥說主公殘暴,不但壓迫他們,還壓迫蠻族,從而直接促成了這次暴動,當然這其中恐怕也有其它諸侯勢力的人推波助瀾,他們巴不得我們內亂。”

“可事實上,我們荊州自平定益州後,因主公的身體原因,根本就不曾涉足南中各郡的事,可以說隻是名義上歸屬我們,但實則沒有派遣任何人管理,處於放任狀態。”

“所以,這是個誤會,隻要我們展現出足夠的實力,懾之以威,安之以德,便能化解,從而盡快穩定南中,甚至讓南蠻與五溪蠻一樣,成為我們荊益二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好,說的好!”隨著郭嘉的話音落下,王旭當場誇讚:“奉孝所言,正是我的意圖,南蠻亦是一個強大的族群,也是大漢的一部分,殺盡殺絕是不可取的,也是難以成功的,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我們更應該得到他們的支持,容納他們,和睦共處,使其成為不可分割的部分,這才是一勞永逸,治理天下之道。”

眾將此刻也明白了他的心意,彼此互望,倒也沒什麼異議。

趙雲想了想,說:“主公,那如今末將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