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張合的奇跡(1 / 2)

蒯良最終選擇沉默,在王旭、法正、徐庶、陳登等人傾力解釋之後,他雖然還是無法完全接受,但至少不再跪地不起,以死進諫,算是不再反對這種戰略方針。

次日辰時,編製嚴重不齊的兩大軍團,白虎軍團三萬人,西方軍團五萬人,還有一萬近衛鐵騎,徐徐出征,新任兵曹掾徐庶、兵曹從事法正作為參軍隨行。

因為典農將軍麾下,整個都陷入癱瘓,不敢再用,所以尉曹掾陳登直接負責大軍供需調配,那些尚未訓練好的新兵則充當民夫,廖化也暫時歸其調遣,負責押運工作。

沮授留鎮將軍府,王飛則統帥著剩下的兩萬南蠻甲衛,護衛襄陽。

如此七拚八湊,總算是讓將軍府這個戰爭機器,緩緩轉動。

大軍北進一路暢通,道路也很好走,比起南中那些路,真是天壤之別,可惜行進速度卻很慢,堪稱龜速,襄陽至武關這段並不算遠的路程,花了足足七天半才抵達。

這也是有意為之,突襲的高順和張合早已出擊,大軍自然無需趕路,保持旺盛的戰鬥力和精力才是第一選擇,同時,王旭也希望在這行軍途中,各部軍士能多多磨合,畢竟兩個軍團的四萬南蠻甲衛,還需要時間適應。

第八日正午,九萬大軍浩浩蕩蕩,排成一望無際的長龍,仿似密密麻麻行進的螞蟻群,徐徐從南門進駐武關。

守將劉磐和楊齡,率眾在關下迎接,親自為王旭引路,前往武關守備府。

“劉磐、楊齡!這幾年你們鎮衛武關,日子清苦,真是辛苦了!”王旭將馬韁順手遞給侍衛,大步流星地走著。

“主公何出此言!”劉磐笑著搖搖頭,跟在其身邊回說:“司隸和荊州之間,隔著綿延的南山(秦嶺古稱南山),那些通路都是翻山越嶺,唯獨這武關,是唯一修繕過的暢通之路,往來商旅繁多,很是熱鬧,這些年更是發展極快,雖說比不上襄陽那等大城,但也是頗為繁盛,何來清苦之說。”

“是啊!”楊齡點點頭,接過話去:“主公有所不知,這武關如今可是超大的集市,人流密集,身份複雜,鑒於主公說過,要鼓勵商貿,可又為了避免敵人混入,威脅到武關安全,我們還在關外東北方修建了個交易集市。”

“如今那裏已形成市鎮,我們為其取名商南,但凡有些規模的商隊要交易,隻能去那裏,不能進武關,平日裏常駐三百人,每十天換一次防,僅維持治安,同時也監督幾個負責收稅的小吏。”

“若執意要入關,或親自去南方做生意的,那麼必須在關北兩裏外的哨崗接受盤查,上繳一切武器後,才可入關,南方要去北方的人,也同樣如此,至於武關內部,是不允許任何人私自攜帶武器的。”

王旭聽到這些,非常高興,當即誇讚道:“好,你們二人鎮衛邊關,卻能做出此等成績,乃是大功一件。”

此時,他們已經行走到武關之內,雖然如今全麵戒嚴,導致關內幾乎無人在街上走動,但僅僅從四周的建築,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招牌,便可以想象到平日裏是怎樣的繁華。

“主公過獎!”劉磐、楊齡兩人謙虛地笑笑。

“對了,前線高順、張合兩位將軍戰況如何,可曾傳信武關?”王旭很快將話題轉到了當下的戰事。

“噢!有。”劉磐當即點頭,滿臉笑容地說:“那張合將軍真是厲害,以前雖然也曾聽人傳頌,可一直以為有所誇大,沒想到當真智勇雙全,今晨傳來詳細戰報,其剛剛率領前部攻破杜陵縣,直逼長安,兩地距離已不到百裏!”

“嘶!”整齊的抽氣聲當場響起。

不隻是王旭,緊隨在後的軍中將領,個個都聽到,全部麵麵相覷。

這也實在太快了,自王旭發出命令至今,不過七天半,外加一個晚上,就算那日傍晚聚議之後立刻快馬傳訊,那也要次日上午才能抵達,張合如果立刻出兵,那麼距離現在也就七天半的時間。

從武關奔往西北方的長安,最近的一條,就是經商縣、上雒、藍田、杜陵此四縣之地,然後直抵長安,總計路程至少有五百多裏,若是急行軍,這速度算起來,倒真不算什麼,因為司隸曾經是最繁華的地區,道路寬闊,相對來說是非常好走的。

可問題是,這七天半的時間,是攻占了杜陵,不是走到!

這仗怎麼打的?人家站著給你砍,也是要時間的啊!這已經堪稱創造奇跡!

王旭想想,也是有些不可思議,驚異詢問:“戰報上怎麼說的?張合是怎麼打的?曹軍幾個縣完全沒有反抗嗎?還是鍾繇收攏了兵力,將這幾個縣放棄,準備在長安城外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