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三件大事(1 / 2)

自古征戰幾多愁,英雄淚落付東流!多少忠魂埋骨地,幾度風雨幾春秋!

大軍撤出柴桑的時候,軍中很多人都默默擦拭著眼淚,因為他們的戰友,他們的朋友很多都埋在了那片土地,那種心情實在難以用言語表達,特別是家鄉在豫章的兵士,更是痛苦難忍。

豫章太守賴恭坐鎮豫章已經很多年,感情非常深厚,這是他多年來的心血,此時被迫讓與他人,焉能釋懷,臨走時失聲痛哭,險些軟到在地,還是王旭親自扶著他,一邊安慰,一邊緩緩前行。

徐晃、嚴顏、韓猛三人認為豫章失守,他們有很大責任,內疚難當,親自請命壓後。

王旭知道此戰失敗並非他們的責任,可卻抵不過三人的執著,想到此次壓後應該沒什麼危險,最終還是答應他們留下。直至數萬將士、官員和各種物資盡數安全撤走,他們才最後離開。

與此同時,更令人震撼的,是豫章的很多百姓,竟然自發跟著撤走,他們成群結隊,拖兒帶母,綿綿不絕的遷徙。

江東那邊並沒有阻止,任由這些希望離去的百姓自由,隻因魯肅諫言說,這些人的心已經完全離去,若強自阻攔,不但會進一步激怒王旭,同時也不利於以後的治理,將來若是兩軍再次對戰,這些百姓更有可能成為一種隱患。

如此一來,豫章全郡各縣幾乎有一小半百姓開始大遷徙,這既讓王旭感動,又讓他心痛。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他就傳令將軍府,必須親自出麵妥善安置,哪怕有任何一戶人沒安排好,也要嚴厲糾責!

相對這些雜事而言,軍隊的調動則更為迅捷。

為防備曹操異動,高順、張合率領東方軍團一萬多將士日夜行軍,緊急奔回南陽。

緊隨其後,王旭帶著近衛鐵騎與西方軍團士卒,也以極快的行軍速度退往襄陽。

荊南隻有南方軍團的剩餘人馬留駐,用以作為基本守備力量,防備江東!

至於兵力防禦部署,則仍然由徐晃、嚴顏、韓猛自行定奪。

宋謙、賈華、蔡瑁、張允則率水軍進駐下雉江麵,築建新的水營港口,防備江東水軍!

而另一麵的孫堅,動作也不慢,留下黃蓋、陳武、周泰等人鎮守豫章,程普、蔣欽統帥水軍,便急速撤走。

周瑜、甘寧等將率部匆匆趕回淮南,增強淮南的防禦力量,其餘人則隨他回軍建業。

自此南方戰事平息,王旭迅速放下豫章之事,將心力投入到荊州的恢複與北方戰局。

不得不說,郭嘉的死諫是及時的。

他剛剛回返襄陽,就從單懷那兒得到密報。

曹軍夏侯惇、樂進統帥六萬精兵,以程昱、荀攸為謀士,兵分兩路南征,速度很快,可剛抵達穎陰,便聽聞江東與荊益二州偃旗息鼓,達成新的同盟協議,知道事不可為,這才停止行軍。

這讓王旭嚇出了一身冷汗,若是真的與江東打起來,不出半個月,南陽必破。曹軍一路暢行無阻,打至襄陽也用不了多久……

當抵達襄陽城外軍營時,已是深夜,王旭便沒有回將軍府,就在軍營內歇息,隻是下達通知,讓眾文物次日清晨到將軍府集議。

可事實上,他一夜未睡,在軍帳內點著燭燈,埋頭書寫。

辰時三刻,徐盛進帳喚他,這才發現燭燈尚且亮著,不由驚愕:“主公,您一夜未睡?”

“恩?”王旭抬起頭來,見是徐盛,笑著說:“噢!為準備今日的集議,草擬了些東西。”

“主公,這般辛勞可對身體不好!”徐盛關心的說。

“無妨,現在還年輕,撐得住!”王旭不以為意的笑笑,轉移了話題:“怎麼?已經辰時了嗎?”

“恩!現在辰時三刻,末將已讓典韋與顏良先去將軍府,由末將來喚主公!”

“行!那走吧,去將軍府!”

王旭放下手中的毛筆,將寫好的文案迅速裹成一團,拿起便走。

徐盛無奈地搖搖頭,跟上了腳步。

兩人抵達將軍府議事廳的時候,眾臣皆已經齊至,王旭在眾人的行禮聲中,大步前行,坐上了自己的帥位。

目光掃過,他並未多說,將昨夜寫的文案放到桌子上攤開。“諸公,今日集議,隻談論三事。”

“第一,我欲劃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弘農郡單獨為一州,命名雍州,諸位以為如何!”

話音剛落,滿廳沉寂,落針可聞,文武皆露出驚色。

片刻後,法曹掾向朗率先起身,拱手說:“啟稟主公,此事恐有不妥!”

“為何?”王旭笑問。

“主公,劃分郡地倒還可行,可天下諸州的劃分,乃是國之大事,若主公劃之,恐落人口實,言主公有反漢之意。”向朗回說。

“此言有理!”決曹掾伊籍點頭符合,起身奏道:“主公,依屬下看來,現在還不宜如此劃分。”

“有何不可?”

郭嘉突然出聲打斷,起身言道:“司隸之名,全因我大漢曾經都城所在,為了有別於天下諸州,凸顯尊崇,因而得司隸之名。可如今都城早已東遷至兗州境內,其已是尋常州郡,司隸之名本就不太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