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龐統的質疑(1 / 2)

隨著龐統的話音,王旭眉頭微皺,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有人全麵質疑兵進中原的方略,雖然這個策略乃是引用曆史上諸葛亮給劉備提的建議,當下肯定不會實行,但將軍府從未有人對這個提議全麵否定過。

“那不知士元兄有何高見,還望賜教!”

龐統麵帶微笑,雙目神采奕奕,片刻後回說:“王將軍,敢問兵出荊襄,襲取中原若是失敗當如何?”

“保守險隘,積蓄實力,隔年再戰!”王旭非常肯定。

“若這般耽擱,江東實力漸強,不肯聯合伐曹,反而有心奪取荊州該當如何?”龐統再問。

“以力擊之,以理說之,以強服之!”

“談何容易!”

龐統毫不客氣地接過話去,不以為然地說:“江東並非無人,頗有才俊,若聯合北伐不能迅速獲得勝利,其必然會放棄,轉而謀取荊州之地,如此一來,將軍與曹、孫兩家將成彼此製衡之勢,天下難定!因而,將軍若無絕對把握一擊敗曹,出兵中原乃是下策!”

“再則,敢問將軍,即使兵進中原功成,將軍取兗州與豫州西部,江東取徐州與豫州東部,如此分割後,又當如何?難道還能繼續北進?再一東一西瓜分河北?哪怕將軍願意,孫堅也不會,他的戰線將拉得何等狹長,如何鎮守?此外,若將軍在伐曹過程中更占優勢,平定中原大部土地,那更是將被曹操和孫堅夾在當中,腹背受敵,敢問將軍如何應對。”

“這……”王旭語塞,不知該如何辯駁。

龐統笑笑,接著說:“將軍所言的策略,變數極大,隻有萬般無奈之下,方可如此一搏。”

“例如……”王旭挑眉問說。

“例如將軍此時並未取得益州,雍州,而曹操卻已經獨占北方,那麼將軍若要絕處逢生,便隻能謀取益州,守其險阻,東聯孫家,待天下有變,兵分兩路,一路進秦川伐雍州,一路出荊州南陽宛、洛之地,然後隨時應變,於亂中謀求霸業!”龐統接過話說。

說完,待王旭還在思考的時候,其已是再度言道:“王將軍,鄙人實不明白,此種策略乃是危困之局方才可用,如今將軍坐擁荊、益、雍州三州,兵強馬壯,為何還會有這等想法?莫非是故意試探於我?”

龐統推斷出的局勢,正是曆史上劉備、諸葛亮所處的境地,各種分析幾乎不差,足以驗證他的才能。

“哈哈哈……閣下果真乃王佐之才!”王旭爽朗大笑,心中很是高興。

“不錯!剛才那策略不過是個構想,並不合適。”

他聲音果決,一口氣接道:“如今真正意圖,乃是想先取並州,可據黑山山脈以守,調遣精兵強將遏製壺關等各處險隘,挾製河北。然後中路則不惜一切代價東進,拿下河南洛陽等地,將防線推進到虎牢關以東,據險以守。南方則固守南陽,荊南等各處要衝,險道。如此一來,我獨占大漢西邊半壁江山,以險隘關塞山脈為依托,將曹孫兩家徹底阻擋在東方。”

“此後,無需十年修養生息,必有雄獅一兩百萬,兵甲錢糧數之不盡,西邊的韓遂、馬騰隻需一旨文書,便可讓其舉眾歸降,若不降,亦可輕易揮軍掃滅。此後便可從並州壺關等地出兵,攻伐冀州、幽州等河北之地,循序漸進,由北而南,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龐統靜靜聽著,並沒由急著發表意見,直到王旭說完,他沉凝片刻,才出聲讚道:“實不相瞞,鄙人沒想到將軍竟然會這般出人意料,先前以為將軍會出南陽,搶占中原之地。剛才又以為將軍下一步會取西涼,以穩定後方,再圖中原,卻沒想到竟是取並州!”

“那閣下以為此策如何?”王旭微笑著問。

“良策!”龐統很快點頭,接過話說:“不知此策出於何人之手,此策異於常人,開曆代之先河,竟然想到借助大漢地域中部的群山險隘為依托,將天下東西二分,如此來逐步實現天下的平定,自古可從未有過。”

“此乃郭嘉、田豐、沮授等眾臣與我共同商議的結果!”王旭說道。

“原來如此!”龐統釋然,但隨即卻沉寂下來,眉頭緊皺,久久都沒有說話。

一刻鍾,兩刻鍾,他不但一言不發,反而起身在書房內走來走去,埋頭苦思,似乎遇到了極大的困擾。

王旭觀其神色,也沒有急著詢問,隻是靜靜坐著等待。

足足過了一個多時辰。

“不對,不對!”龐統突然出聲。

“恩?”王旭眼角微挑:“如何不對?”

“此策雖然可行,亦有很大的成功機會,可相較來說,與我所想,卻稍有不及!”龐統鄭重道。

王旭驚異,急聲問說:“士元此話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