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各有妙招(1 / 3)

冀州鄴城,車騎將軍府!

曹操安坐在自己的書房內,拿著一封密信,眉頭緊皺,小眼睛不時閃過攝人的寒光!

其下左右分別坐著戲誌才和荀攸二人,他們似乎知道曹操看的是什麼,並未出言打擾,隻是靜靜等待。

過了許久,曹操額頭的褶皺才逐漸舒展開來,臉色露出些許笑意:“誌才、公達,爾等以為,講如何對待王旭發兵交州之事?”

“好事!”戲誌才率先接口,回說:“據細作回報,楚王遣趙雲統兵八萬南下,然江東亦有周瑜領兵六萬與之相對,此番打下去,對主公將是好事,隻可惜雙方不會全麵開戰!”

“是啊!”荀攸點頭:“軍師所言甚是,楚王雖然有心謀取交州,但恐怕不會傾盡全力,他們皆畏懼主公!但不論局勢如何,屬下建議,當秘密調兵至淮水和穎川,無論楚王還是江東,但有任何一方失控,大軍南去,便可趁機進軍!”

“屬下以為,還應派有急變之人,奔赴交州,設法挑動,以致交州戰局失控,激怒楚王或者江東!”戲誌才接道。

“哈哈哈……”曹操開懷大笑,顯得很是高興:“吾亦有此意,但此計實難成功,無論大軍如何秘密南下,隻要時日過久,必為兩方細作所知,況吾與王旭相知多年,深知其思,恐怕其人寧可緩圖交州,也不會給我機會!”

曹操說話,向來暗藏玄機,從其語氣中,戲誌才和荀攸皆是感覺到了什麼,紛紛皺眉急思。

過了好一會兒,兩人近乎同時驚悟,猛然瞪大眼睛,麵現喜色。

戲誌才急道:“主公可是有心平複淮南?”

“哈哈哈……”曹操仰頭長笑,顯得格外高興:“不錯,多年來,吾視王旭為生平最大勁敵,此事天下皆知,不僅王旭會如此以為,江東同樣會如此以為,這便是收複淮南的機會,將孫家驅逐到長江沿岸,將極大減小其對中原南部地區的威脅。”

“若如此,恐非短期之功!”荀攸掠著胡須道。

“無妨!”曹操揮揮寬大的衣袖,從容地說:“如今當以徹底平定北方為重,拖些時日也無關大局!隔日便增兵八萬,秘密南行至穎川,增兵兩萬秘密南行至淮水一帶,另保奏孫堅之子孫策為大漢鎮南將軍、楚國國相,總掌楚國軍政!”

“主公此計甚妙!”荀攸與戲誌才相視而笑。

戲誌才讚道:“如此一來,江東執掌荊襄九郡便名正言順,按照當今大漢律,封王僅有收稅之權,國內軍政當由國相處理,主公如此為之,必然刺激江東對荊襄九郡的野心!隻是,主公既然有心讓江東鬆懈防範,為何還要增兵兩萬?”

曹操臉上微露得意之色,意味深長地說:“世人雖知吾更爭對王旭,但淮南亦是吾心所望,若絲毫不增兵,恐怕反使江東生疑,如此這般,其才會以為,吾更欲謀奪荊襄,淮南僅在其次,可兵力看上去對其威脅不大,這才有可能令其疏於防範。”

“那不如再修書一封,送往江東,言與其共敵楚王!如何?”荀攸接話道。

“不可!”戲誌才匆忙伸手:“按主公的思慮行之,重在出其不意,若刻意修書前往,江東反而會感覺到,我們似乎對其格外重視,因而深思其中,難免不被賢才想通其中蹊蹺,不如一切如舊,反而不易引人起疑!天下無論賢才還是升鬥小民,對於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總是缺乏警惕的!”

“誌才此言有理!”曹操本來為荀攸進言所意動,可聽到戲誌才的話,頃刻間便又打消了想法。“那便就此決定,但遣人前往交州之事,二公以為何人為佳!”

戲誌才想了想,說:“此去交州,重在挑起楚王與江東的怒火,不但當明於兵事,更應有政略和急變,屬下以為,當以長吏劉曄為佳,其人必可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