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2年正月初六,剛剛過完新年,王旭就披甲持劍,親自策馬巡查襄陽附近的各大軍營。
這仿佛預示著戰爭即將開始,雖然雪花仍然在稀鬆的飄落,天氣依舊寒冷,綠樹仍舊披著一層薄薄的白衣,可楚國朝堂的文臣武將們卻個個臉放紅光,內心火熱,他們等待這一天已經太久。
“噠噠噠!!”
馬蹄在雪地上踏出聲聲脆響,回蕩在寬闊的林中大道上,驚得鳥雀齊飛,冒著皚皚白雪的冰涼刺骨也要躲避。
此時的王旭策馬行在最前,他剛剛巡查完軍營,此時正帶著近臣和將軍們返回襄陽城。
“周智!前兩個多月你一直在北疆?”
“嗯!在那邊查訪邊軍,順便了解下北方邊境的情況!”
“嗬!你精神頭倒是不錯,那實際效果怎麼樣?可有收獲?”
“有,當然有收獲,而且還不小。”
周智駕馭著戰馬一路小跑著跟在王旭右側,臉上流露著古怪的笑容。
王旭沒看到其笑容,徑自望著前方說:“沒白跑一趟就好,隻不過近段時間你可別再離開襄陽,好好準備,下月就出征!”
“下月,這麼快?”後方的張靖聽到王旭的話,頓時驚呼出聲。
“怎麼,嫌快了?你不是念叨這麼久了嗎?”
“不是,隻是激動罷了!”張靖訕訕一笑,隨即似乎想到什麼,突然開口道:“老大,你可不能丟我在襄陽看家!”
“哈哈哈……大家都不想看家,可總得有人看家才行!”王旭爽朗大笑。
張靖臉色一變,隨之哀聲道:“老大,你就發發慈悲,行不?作為一個將領,我不想今生留下這麼大的遺憾!”
“行了,留誰也不會留你的,不用那麼可憐!”
隨著王旭的話音,隨行的眾將很多都愁眉不展,低頭暗暗揣測會不會是自己留下,氣氛都隨之沉靜下來。
諸葛亮察覺到這點,不由笑著搖搖頭,隨即出聲安慰:“諸位將軍安心,此次出征聲勢浩大,務求一舉功成,出征的將領肯定不少,況且主公的命令已經下達至龐士元手中,明日肯定公之於眾,多思無益!”
“孔明這話不錯!”王旭笑了,接過話去:“大家都不要猜了,明日便知!”
眾人一路說說笑笑,待回到襄陽後,隨之散去,各回崗位,隻有諸葛亮以有事相商,隨從王旭回到了北宮勤政殿。
“孔明,你有何事如此神秘?剛才還不肯當眾言之,且坐下再說吧!”
“多謝主公賜坐!”
諸葛亮手執羽扇輕輕行完禮,隨之很是儒雅地徐徐跪坐到褥墊上,不緊不慢,顯得非常從容。
“主公,郭太尉自當年北上,便一直親自坐鎮雍州西疆,防備西涼。其所兼任的太尉和右尚書令兩職,因其遠在西疆,有諸多不便,因而近年來主公讓微臣代勞,是否?”
王旭點頭:“不錯,這也是郭嘉的意思,他覺得在那邊遙遙理事,不能很好地完成職責,因而請奏與我,力薦你代理其事,怎麼,莫非你有何疑問?”
“非也!”諸葛亮搖頭:“隻是臣以為,在出征西涼前,楚國當另立太尉!”
“另立太尉?”王旭皺起眉頭,有些不高興了,神色奇怪地看向諸葛亮:“孔明這是何意?”
“主公莫要誤會,臣並無中傷郭太尉之意,臣心中向來對郭太尉深以敬佩,口出此言,全因當下時局!”
“孔明大可直言!”
諸葛亮略微沉凝,似乎在組織自己的語言,片刻後才睜開眼睛說道:“主公且想,此次出征西涼,郭太尉與主公彙合後,必定常伴左右,出謀獻策,對否?”
“這是必然!”
“楚國大軍出征西涼,若得勢,魏、吳必竭力相助,以期牽製楚國,主公以為然否?”
“亦是必然!”
“此次出征西涼,主公讓臣總鎮後方,若魏、吳兩國同時出兵以作牽製,臣必當竭盡全力周旋,因而或會出征。如此一來,若臣亦出,楚國兵事將由誰在後方統一調度?”
“田豐、沮授他們兼任亦可!”
“主公,既然如今有人可用,何故又這般拚湊而影響朝廷的效率呢?”諸葛亮或許擔心王旭越聽越誤會,不等其接話已是急聲接道:“太尉一職,初為掌兵而不領兵,可自幾大將軍府設立後,太尉府權限越加削弱,變成類似監軍和參軍的職務,平日裏負責監察諸軍事務,將軍府的各項舉措任命則需報至太尉府備案,太尉府若不認同,也需上交臣相府核定。至於戰時,太尉府則有責任派遣謀士協助將軍出征,出謀劃策!”
“如此位置,可以說太尉的職責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權限更是大幅度削弱,郭太尉再居此位已經不是特別合適,反被瑣事牽製了他更多的精力和才能,主公以為此事然否?”
“這……”王旭還沒有真正去深想過這個問題,此時聽諸葛亮說出來,這才發現郭嘉做這個太尉,還真是隨著職務權限的調整,有著暗降之嫌,頗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