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肩挑大任(2 / 2)

劉表心中也有些憂慮,此戰關乎自己的顏麵,也關乎到荊襄統一的局麵,他不得不慎重考慮,但就如現今的情況來說,實在是無法想出,到底由誰帶兵出征,會比較靠得住

況且此次張羨之事,讓劉表對這堂下文武,已有了戒備,心中總覺得不太踏實,所以在人選之上,就更為猶豫不決了

堂中眾人此時也是鴉雀無聲,陷入了一片寂靜,誰也不敢冒然上前,推舉人選,這蒯良的前車之鑒猶在眼前,何必趟這趟渾水呢

蒯越此時微閉雙眼,心中頗有幾分猶豫,他不知道自己那個想法究竟有幾分可行性,但似乎此時,確實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

片刻之後,隻見蒯越深吸了一口氣,踏步上前,躬身拱手道“主公,屬下推舉一人,可為此戰督軍”

劉表一愣,隨即皺了皺眉,疑惑問道“哦?不知異度口中推舉之人,是誰?”

此時蒯越抬起頭來,看了一眼劉琦,拱了拱手道“我推舉少主劉琦,可為此戰督軍”

此話一出,堂中的氣氛一滯,片刻之後,眾人便如炸開了鍋一般,紛紛喧嘩起來

“少主督軍?蒯異度,你是瘋了不成,少主從未領軍作戰,如何做那督軍?”“是啊是啊,少主此時還未弱冠,年紀尚幼,如何擔此重任那?”“可不是嘛,況且少主不習槍棒,更別提上陣殺敵,如何能領軍對敵啊?”

堂中大多數文武,此時紛紛表達了對劉琦任督軍的反對意見,隻有少數幾人是讚成此舉了,其中自然有那早已和劉琦熟識的黃忠,但這聲音實在太過微弱,很快便被那反對的聲音壓了下去

此時的劉琦有些驚詫,不知為何那蒯越會推舉自己,但更多的情緒,還是緊張,他知道“知易行難”的道理,口中說說非常容易,許多三國經典的戰役或是計謀,或是後世許多事例,他都可以娓娓道來,但真讓其領兵出征,劉琦還是心裏沒底,畢竟曆史上也有很多例子,據三國最近的,便是那戰國時期的趙括了,紙上談兵的典型例子,當然還有曆史中失街亭的馬謖,也是一個案例

劉琦不禁在想,若是真的是他帶兵前去,失敗的話,估計以後的史書之上,又會如何將其大書特書一番,駁斥的體無完膚了

但更讓劉琦擔憂的是,這劉表看向自己的眼神,顯然有些意動,這個情況,大大出乎劉琦的意料,此時他正想上前拒絕,身後的一人忽然走上前來,拱手沉聲道“叔父,侄兒看來,異度先生口中之事萬萬不可,侄兒願代叔父征討長沙,必定得勝而還”

劉琦一愣,回頭看去,發現竟是那老熟人,自己的兄長劉磐,方才他一直站在角落之中,此時踏步出來,張口便說了這麼一番話,讓劉琦心中頗有些不是滋味

此時劉表也轉頭看向劉磐,上下打量了一番,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沉聲道“我知侄兒驍勇,但此戰關乎荊襄社稷,我不得不慎重些才是”

說完,劉表站了起來,看向堂下眾人,低頭在原地踱了幾步,忽然轉頭看向劉琦,輕聲問道“琦兒,不知你心中,對此事,有何看法啊”

劉琦一滯,抬起頭來,正要拒絕,卻望見從那劉表的眼中閃出一絲頗為期待的目光,那目光自己極為熟悉,在以前自己參加比賽或是考試的時候,父母望向自己的眼神中,也帶有這一抹的亮色

不知為何,此時的劉琦心中忽然為之一定,神色隨即也變得頗為坦然,眼中精光一閃,迎著劉表的目光,拱手沉聲道“父親,劉琦願為父親解憂,隨軍出戰!”

此時劉表讚許的看著劉琦,而低著頭的劉琦並沒有發現,身後的某人正用一種耐人尋味的眼神看著他,若是他注意到,必然可以發現,這個眼神,充滿著戒備和提防的意味,但可惜,那人很快便收回了目光,待劉琦抬起頭來,那目光,早已是煙消雲散了

……

躺上床上的劉琦回想起當時自己答應劉表時,那一副自信滿滿的嘴臉,不禁想抽自己一個嘴巴,自己何德何能,連兵器都沒怎麼摸過的人,這就要上戰場攻伐城池了?這也太草率了

但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說出去的話,總不能再收回來,看來自己真的要好好計劃一番,這出征的事宜了

一想到這,劉琦一個翻身起來,走到案幾邊上,跪坐下來,開始細細沉思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