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傑
吳地似乎也知道吳王夫差的打算,不再去理他,反而問另一件事“第二件事列”。
“大王已經批準了二公子的計劃,允許你獎勵耕戰,以及軍功授爵,但是重新劃分20級爵位,需要等他返回後決定,此前按原有爵位執行”王孫雒拿出竹簡信件。吳地看了一下點點頭“咱們進去再說”。
夫差12年,也就是公元前483年的冬天,特別寒冷。
冷到骨子裏去了。
即使進入內室也不是那麼暖和,由此可見在這種環境下訓練的士兵又是多麼痛苦了。
吳地的郡守府高層實際上真心不多,他也知道,五狗之流根本不能委以大任。
可是名聲很一般,甚至很壞的他,也真心不那麼容易獲得“士”這一階層支持,偏偏,學識,當官經驗,治理本事,還隻有這群人有。
難怪這世道貴族們壟斷了各國權勢,底層的人壓根,沒有接受教育權利,更別說義務教育之說。
不過矮個裏拔高個,他也虛心網羅三個班底。
這不長得跟姚明似得大塊頭就叫辛平,是他北上彭城路上“撿”的,對就是撿的,當時應該是快餓昏了,他身邊還有個小姑娘,後來才知道是他閨女,閨女他娘卻已經餓死在逃荒的路上。這在戰亂不斷的時代,並不少見。隻能說“寧為治世狗,不為亂世人”卻有其道理。
當時沒見過這麼慘的吳地,就發揚了21世紀傑出青年的慈善之心,救了他。
沒想到這家夥雖然武功一般,看著很壯,實際上打架還不如他的五狗們。但是這人算是絕對牛逼。
他的阿拉伯數字還有乘法口訣等數學原理交給他,隻需要講一次,他就學會了,然後幫他處理無數治理徐郡時冒出來的“算術題”,如今實在手下沒人的他,也把這個三十來歲的壯漢引為知己。
這個沒人,不是說沒有當官的,恰恰相反,想當官的多了去了,關鍵本事根本就難以勝任。
隨後辛評為了賺錢養女兒,另一個報他“一飯之恩”,現在擔任郡守府主薄一職。負責全郡戶籍,編戶,納稅等問題。
“公子,既然大王已經批準了,您就重新按照新的官職整頓官職吧,以前那樣權責不明,確實讓人難受”辛平就很討厭和別的同僚扯皮。他喜歡獨斷專行,他也是一個辦事果斷的人。
另一個看起來像個老實巴交的忠厚農民的瘦個大漢,長得偏矮,看起來很是粗獷和“老土”。可是別小看這家夥,改革一月,吳地親自評比,這家夥所在的沛縣冠居前列,讓吳地很是吃驚,作為西北邊界一個不太起眼的沛縣,竟然能有如此成績,絕非簡單,一直為沒有張良,蕭何,韓信投靠的他,於是決定親自尋訪這位“賢人”。
結果他本以為是沛縣縣令厲害了,結果鬧了個大烏龍,縣令也就中庸之姿。這縣令還得全靠他的手下這位叫蕭靖的老農民,最終,發現那個縣令是個草包,大失他所望,隨後狠狠一腳把他踹回了沛縣,順便也把這個其貌不揚的蕭靖帶了回來,直接就任命為長史,實際幹著副太守的工作。
沒辦法,郡守吳地大部分時間都在四座軍營和城池工地。因為吳地堅信,隻有軍隊才能保住他的小命,這個才是根本,其他的,都是浮雲。
因此郡務基本上都是郡丞王孫雒在負責,但是王孫雒還有吳王夫差的任務比如訓練徐郡郡兵,修建徐郡倉庫,運輸儲備糧草,調集物資等重要工作,基本上也沒時間打理下麵的事情,最終三個不起眼的官員脫穎而出,而蕭靖就以他熟練理政的手腕,以及對農業了解到骨子裏的熟悉度熟練治理徐郡。
作為一個一朝得道,滿手老繭的老農民,蕭靖一掌權,就把吳地堪稱“天真”的改革方案給徹徹底底的執行了。正是他的強有力執行,才不會被吳地半桶水的管理水平,折騰死,更不至於流於表麵!。
最後一個三傑之一就是兵尉許承,這個家夥幾年前還被夫差引為心腹重臣,可惜草率的帶著水師從東海進攻齊國慘敗逃回來以後,就徹底失寵了。此次北上,他就跟著王孫雒留在了徐郡,隨後為了東山再起,很快巴結上了二公子吳地。成為吳地掌握兩萬徐郡郡兵的重要棋子。
說句實話,對於這個開“海上登陸戰”先河的家夥,吳地那是極為好奇的,這人要麼是個傻逼,要麼就是絕頂聰明,敢為天下先。就是硬件技術配不上大膽的戰略戰術!
自然他也問了海戰情況,畢竟就是兩年前的戰事。
最後一問,很簡單他們低估了海浪的震蕩,等他們抵達山東半島,早就被海浪衝擊的七葷八素,戰鬥力所剩不多。結果,被以逸待勞的齊軍輕易趕回了大海。
從此,許承知道了,比起大陸內部的河流的風浪,海上的風浪,那才是真正的“大風大浪”。
吳地勉勵“不要灰心,你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了,要看得開,以後跟著我,你還有獨領一方的機會”。
這讓灰心喪氣的許承自此積極向吳地集團靠攏。
於是這五人就在郡守府內堂大廳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