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再起風波
兵部尚書莊惠道“可是這也是我們難得的滅掉越國的機會”。
他主張集中力量滅了越國再說其他,可以說對於每個吳軍頭頂上的大山,宿敵都是越軍。
張張道衍道“滅亡越國,我們可以明年,甚至以後都有時間,可是如果楚國內亂被迅速平定,那麼對吳國稱霸南方,統一南方,一個強大的宿敵就冒出了。這是不利的。更何況滅越,除了動員我們,還可以聯合西吳大軍,他們也是最為敵視越國的。我們隻需要發兵三萬就可以幫助西吳奪取越國,剩下七萬就可以投入到北方攻勢,趁著楚國內亂,迅速擴大版圖和我們的勢力才是關鍵”。
張道衍迅速說服了其他人,包括吳地。
吳地當機立斷道“既然如此,既然如此,北路包括兩萬禁軍和中軍八萬人,你隨意抽調五萬人隨你出發,是戰是和,一切隨你”他對著太尉張道衍道。
張道衍急忙點頭。
“其他三萬禁軍,隨我殺本越國,通知長沙,夾擊越國”。
吳地發了第二步命令。“相國協助太子安監國。六部尚書予以配合。不得有誤,如果被人偷襲,可以去請兵聖出馬拯救危局”。王孫雒點點頭。這也是吳國一貫作風,大王總是衝殺在前。闔閭是如此,夫差也是如此,如今吳王地也是如此,甚至被闔閭刺殺的王僚也是赫赫有名的猛將國君。
因此沒什麼勸諫不能去的說法,比起後世儒生深怕國君出了首都,失去控製,一味阻止,現在的吳國壓根沒這個氣氛。不是他們不忠心,而是吳國需要戰神般國君。好戰的吳人也最崇拜能打勝仗的國君。
尚書房安排好,並不代表就此決定,而還需要朝會通報。
然後緊急朝會迅速召開,一時間五品以上吳國在京都的高官,全部迅速彙聚首都的王宮金鑾殿。
然後,張道衍奏報楚國危局,王孫雒跟進主戰。最後計然補刀,辛評提出出兵策略,配合的非常熟練。
然後就是吳王地宣布發兵兩路“攻越救楚”大軍。
最後告誡他們保密以後,退朝,然後,這就升級為“國家意誌”。國君戰略升級為國家戰略。
隻用了一天,吳地就安排好了大軍以及後方。事實上,朝會當天,張道衍就已經帶著兩萬騎馬的禁軍快步殺去壽春,彙合早就得到飛鴿傳書的徐承召集的汝南,淮北,淮南五萬大軍。然後向西殺去。
張道衍還下令陳國蔡國各出兵兩萬支援他的行動。
作為宗主國,他有這個權利。帶著十來萬大軍殺入楚國的張道衍,也在收尋楚國戰況。
當他得知石乞擁立羋燕以後,代表三萬攻打載郢,就知道,大好機會來了。
打著援助楚國的名義,他迅速占據了沒什麼防備的宛郡東部各邑,比如他分兵兩路西進,他自己親自西進就輕易占據已經大擺“空城計”的稷邑(南陽市最東南的桐柏縣),另一路從息邑越過蔡國占據道邑(遂平),越過兩個大邑就是方城,方城是楚國圍繞宛郡修建的防禦型城堡,是一段長城簡稱。
占據兩地以後,張道衍自然不會輕易放棄,派兵和官吏鎮守,甚至直接劃入了汝南郡統治。
新任的汝南郡郡守立即派官吏治理,尤其是開倉放糧,救急處於饑餓狀態的老百姓,吳國不缺糧食,他有糧食收納人心。
隨後他在陳國大軍幫助下,有把道邑西北的曾邑,應邑收入囊中。這也是張道衍交給徐承的任務,奪取宛郡方城以東的河南地區,把他並入麵積狹小的汝南郡。很短時間,汝南奪取並設立四個縣,還都是人口大縣,土地肥沃的大縣,可惜這裏百姓都處於饑餓狀態。
對於這些連守軍都沒幾個的楚國城池,張道衍並不在乎,他帶著主力和陳蔡大軍大約十萬人,繼續向西。然後他就看到了申邑,這裏已經進入南陽地界了。
申邑很大,土地也很肥沃。張道衍很想拿下。但是守軍拒絕了。他沒有硬來,而是繼續西進。
然後就遇上被葉公高突襲攻破宛城的羋燕,羋燕一路東逃準備逃入申邑收拾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