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赤壁(二十)(3 / 3)

對此,周瑜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以劉備的能力,再加上諸葛亮的才幹,周瑜料定,他們遲早都會威脅江東的。畢竟,如今的劉備已經鳥占鵲巢,占據了整個江夏。待曹軍真的撤軍之後,劉備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荊南無疑。劉備占據了荊南的話,勢必會使得江東軍沒有辦法擴張地盤。如今孫權與劉備正處於結盟時期,而且在曹軍這個巨大的威脅沒有消除之前,這個結盟就不會破裂。沒有人會選擇輕易的破環聯盟,因為這無疑會給曹操逐一擊破的機會。

與劉備宣戰周瑜做不到,但是適當的消弱劉備的實力周瑜還是能夠做到的。隻要殺了諸葛亮,那麼劉備便會失去這一大助力,沒有諸葛亮的劉備威脅自然是小了很多。以後自己在適當的略施計策,周瑜自信能吞蝕掉劉備的實力。

東風之事既然已經解決,周瑜便下令各軍將領各司其職。而後,周瑜選了三百將士交予諸葛亮,讓這些將士隨諸葛亮去建造祭壇。安排好一切之後,周瑜便轉身離開了大帳。而待周瑜走了之後,魯肅急忙走了上來。

魯肅可是滿臉的焦急,諸葛亮擋著周瑜的麵立下了軍令狀,這可真是愁壞了魯肅。軍令狀這東西就真的是那麼好下的,若是真有能力,立下軍令狀不過是鼓舞士氣罷了。可是諸葛亮這所謂的向天借東風顯然是無稽之談。

此事說說當成消遣娛樂還行,可是如今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若是三日之後見不到東風的話,周瑜斷然不會饒了諸葛亮。輕則,周瑜會下令打諸葛亮幾十軍棍,重則周瑜很有可能下令殺了諸葛亮。不過在魯肅看來,以諸葛亮的這略顯得瘦弱的身體,他顯然是經不起幾十軍棍的。所以說,若是三日之後沒有東風的話,諸葛亮向來是必死無疑。

魯肅很是擔心,但是諸葛亮的表情確實一臉的風輕雲淡。看到諸葛亮居然絲毫沒有擔憂的表情,魯肅這才沉聲說道:“孔明你這是怎麼了,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向天借東方,開什麼玩笑。難道天還能任你驅使?”

“子敬兄何須如此擔憂,此事我自有打算。況且,東風關係著我軍與曹軍一戰是勝利還是失敗的關鍵因素,我又豈會因為此事而開玩笑!”諸葛亮帶著絲絲的笑意,淡定自若的說道。

聞言,魯肅頓時恍然。也對,諸葛亮何等的聰明,他又豈會犯這樣的錯誤。看諸葛亮淡然自若的表情,魯肅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懷疑,難道諸葛亮真的能夠控製天氣。對此,魯肅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若諸葛亮真的有著本事的話,他大可以讓長江大lang翻騰,吞噬了曹軍的所有戰船。那樣的話,江東軍可就可以不戰而勝了,而劉備也不會被曹軍衣褲追殺,好似喪家之犬一般。當然,這話隻能自己心中暗想,確實不能告訴諸葛亮。

“好了,我諸葛亮勢必是一個言出必行之人,與其如此的擔憂,為何不安心的等上幾天,三天之後,你便知道此事到底是真是假!”看到魯肅的臉色依舊不是很好看,諸葛亮這才安慰說道。

整個江東大營,魯肅可謂是與自己關係最好的一個人。而且,魯肅對自己的幫助很大。之所以能夠與江東孫氏結成同盟,魯肅可謂是功不可沒。若不是魯肅忙前忙後的張羅,孫劉之間的聯盟自然不會如此的順暢。

聽諸葛亮這麼說,魯肅一直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既然諸葛亮有信心,那自己真是白擔心不少。對於東風,魯肅也十分的上心。畢竟江東水軍的火攻之計需要東風來襯托,若是沒有東風的話,火攻之計不過是笑談罷了。

安慰好了魯肅,諸葛亮便離開了大帳。此刻他需要去搭建祭壇,要知道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既然是做戲便要做全套,自己已經誇下海口,那就要將此事做的漂漂亮亮的,不然的話,不是讓他人看笑話麼。

對於諸葛亮借東風這一件事,江東的諸多將領都對此表示不怎麼信任。畢竟諸葛亮這向天借東風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若是天有這麼好說話的話,那麼曹操早就在江東將士的祈求之下覆滅許久了。

雖然沒有人相信,但是諸葛亮卻是大張旗鼓的搭起了祭壇來。得知這個消息,江東眾將顯然很是不解。看諸葛亮這架勢,他是真打算向天借東風了。想到諸葛亮的軍令狀,江東眾將的心中都在暗想,難道諸葛亮真能借來東風。

對於這個問題,曹操的心中顯然也滿是疑惑。駐紮在赤壁這麼久,曹操又豈會不知道赤壁一帶的氣候如何。而且為了此事,曹操也特地向當地人打聽過。在這個季節東風並不是沒有,但是卻十分的罕見。

這個季節,赤壁一帶基本上都是西南風,至於東北風,十年之中也不見得會見一次。曹操顯然不相信周瑜的江東軍會有這樣的運氣,十年都難得一見,難道這東風就真的會在自己與江東軍決戰的這一天出現。

可是杜塵卻信誓旦旦的說,東風必然會出現。對此,曹操表示無奈。不過處於對杜塵的信任,曹操還是相信東風一定會來的。

入夜,黃蓋的使者再度來到了曹營。曹操親自見了此人,此人說,三日之後的午夜,黃蓋便會帶領麾下的將士投奔曹軍,所以使者希望曹操屆時能夠打開水寨大門,迎接黃蓋將軍一起麾下的將士。

對此,曹操自然滿便答應,命人送走了使者,曹操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陰沉,三日之後便會來降,這邊說明三日之後便是便是曹軍與江東軍的決戰之時。而且孫劉聯軍決定三日之後進攻曹軍,那就證明三日之後會有東風。

對此,曹操表示很驚奇,周瑜定然不是一個莽撞之人,他既然決定三日之後進攻,那麼就說明了三日之後會刮起東風。周瑜為何如此的確信,三日之後便會有東風呢。無論是杜塵還是周瑜,倆人都堅信東風回來,這讓曹操感到十分的費解。難道倆人皆通曉天文地理之術,可是也不對啊,他怎麼知道的。

不理會曹操的費解,但是三天顯然就在不輕易間流逝。這三天,諸葛亮一直都在監督祭天的進程。不負眾望,祭天在第三日的中午搭建完成了。而完成了祭壇之後,諸葛亮便開始沐浴更衣,顯得相當的前程。

諸葛亮的舉動可一直都在周瑜的注意之中,很顯然,周瑜可不希望在這個緊要的關頭出現任何問題。如今時間是一點一點的過去,眼看就要入夜,也不知道這東風是否真的能夠順利的借過來。

入夜之後,諸葛亮讓所有江東將士回避。對此,江東將士自然是不敢草率行動。不過諸葛亮可說了,祈求上天便要虔誠,若是由他人觀看而讓上天認為自己不虔誠,而借不來東風的話,那一切的罪責都要怪在他們的身上。

眾將皆是周瑜的心腹,自然知道這東風的重要性,若是此事真的怪在他們的身上的話,他們還就真的承受不起。所以,將士隻能向周瑜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