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這時的呼吸已經喘勻了,沒有作聲。而是降下雲頭。在地上尋了一會,找到了玄真扔下的燒的隻剩個柄的浮塵,收了起來。
轉身來到獅王與禪藏這邊。鵬王也在空中降下。
他們在空中纏鬥,禪藏看不出個所以。並且還是在晚上。他隻見黑雲翻滾,霧氣彌漫。然後就火光閃耀,狂風大作。
獅王卻能看得明白。走過來問道:
“大師兄”這幾個道士是何來曆,為何有如此神通。
老牛沒答話,鵬王說道。
“我聽那黑臉道士說,他們好像是鎮元子的門下”。
老牛這時把混鐵棍遞給獅王,[“三師弟,挑上行李,我倆護住師父,咱們趕緊趕路,離開這是非之地”。]
獅王挑起行李:“很紮手嗎,大哥”。
他們三個在禪藏麵前都是以師兄弟相稱。隻有禪臧不在場時有時會按以前的兄弟相稱。
這次獅王看老牛這樣,不自覺的用了以前他們談話方式。
“嗯”,老牛應了一聲。路上我會把情況介紹給你們,現在快走吧。
幾個人略加收拾,就匆匆上路了。
”地仙之祖”!
路上的獅王與鵬王不約而同的說道。
“嗯”,剛與咱們動手的是他其中三個弟子,而據說他們一共有四十八個師兄弟。而這地上數不盡的散仙也都是他的門下。
“”是夠麻煩的”。單就此等實力的老道有四十八個,我們恐怕就難以脫身了。
更何況有其他眾多散仙。我們還是快些行路吧,好離開這是非之地。
“好”,[師傅,你還跟得上嗎,要不我們背你趕路吧。]
禪藏說道:“無妨”。我看那鎮元子有宗師風範,並非不講理之人。怎麼他的弟子們卻如此不分青紅皂白。
“這些所謂正道人士,我們以前也是打過很多交道的。其中道貌岸然者居多。這些假仗義的偽君子,有時並不比我們這些妖魔真小人磊落多少”。
獅王在旁邊說道。
老牛瞪了獅王一眼。
[“師傅,如今我等奉觀音法旨西行取經。咱們也是佛門中人。量那鎮元子也不敢對咱們如何。隻是他那些徒弟生事而已。
我是擔心他們這一路給咱找麻煩。所以我想咱們盡量避開他們,免生事端”。
[“嗯嗯,阿牛說的在理,我們應即刻趕路”。]
說完,禪藏大步向前奔去。
三個徒弟馬上緊隨其後。
“”師父,我們還是背你駕雲走吧”?
禪藏搖頭道:“這西去取經,十萬八千裏,要一步一步走到靈山,不可用任何法術,才能以證其心虔誠,方可求得真經”。
“噢噢……”
兄弟三人恍然大悟。走了一會。鵬王道:
[“師傅你這腳力可以呀,難道是以前練過”?]
[“為師以前是苦行僧出身,確實有過很多曆練
[“也對”,取經之人必須一步一步走到大雷音寺。有一雙好腳力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師傅您老以前是在哪所寺院修行”?]
[“少林寺”。]
[噢……]
(PS:本故事發生在唐僧悟空取經時前一百年,那時正是北魏年間,最出名的是禪宗發源地少林寺,已建寺三四十年。達摩祖師已來到少林寺傳法。)
師徒行了個晚上又小半日,看天色已近中午。覺得腹中有些饑渴。
見前麵路邊不遠處,有個簡易的草棚,草棚下麵坐著倆個人,戴著草帽,他們前麵擺著一堆又圓又大的西瓜。看樣子應該是賣西瓜的。
師徒止住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