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遇流沙河,收沙和尚(1 / 3)

話說唐僧師徒三人走了不到一天,就行過了八百裏黃風嶺,後麵向西的一路卻都是地勢平坦明亮的地方。光陰迅速,曆經夏天進入了秋季,他們看見了些“寒蟬鳴敗柳,大火(心宿)向西流”的秋景。

這一日,他們來到了一道大河的岸邊,隻看見那河水波瀾壯闊,不斷翻湧著渾濁的水浪。

三藏騎在馬上急忙呼喚道:“徒弟們,你們看前麵那裏水勢寬闊,怎麼看不見船隻行走,那我們從哪裏過去?”

八戒看後說道:“果真是狂瀾,沒有船去渡河。”

那行者就跳在了空中,用手搭涼蓬朝那河遠遠的看去。

行者也看得心驚,說道:“師父啊,真個是難,真個是難!這條河若是論老孫去過嗬,隻需要把腰兒扭一扭,就過去了;若是論到師父,誠然就是千分難渡,萬載難行。”

三藏道:“我這裏看起來是一望無邊的,這條河到底它有多寬呢?”

行者道:“徑直過去的話有八百裏遠近。”

八戒道:“哥哥你是怎麼確定那遠近的距離數目呢?”

行者道:“不瞞賢弟說,老孫這雙眼睛,白日裏常常能看得到千裏路上的吉凶。剛才我在空中看出:這條河上下不知道有多遠,但隻見徑直過去這條河就足有八百裏遠近。”

唐僧憂愁歎息,心中煩惱,兜轉白馬不斷的徘徊,忽然看見在那河岸上有一通石碑。三人一齊上前觀看,見到上麵有三個大大的篆字,乃是“流沙河”,石碑腹部上麵還有小小的四行真字: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師徒們正在那觀看碑文,就聽到河水中傳來水浪劇烈湧動的聲響,抬頭看見了那水浪湧動就像大山,水波翻滾宛若山嶺,從水中嘩啦的一聲鑽出了一個妖精。

那妖精長得十分的凶惡醜陋:

一頭蓬鬆的紅發像火焰,兩隻圓睜的眼睛似明燈。深藍色的臉皮說青不青,說黑不黑,喊聲如雷又好似老龍的聲音。

他身披一領鵝黃色的大氅,腰間束著雙股纏繞的白藤條,脖子下懸著九個骷髏,手中拿著一根甚是崢嶸不凡的寶杖。

那妖怪駕著一股旋風,奔上河岸來,徑直去搶唐僧。慌得行者一把抱住師父,急急的往岸上高處跑去,遠遠的逃脫開了。八戒趕忙放下擔子,抽出釘鈀,望著妖精就是一鈀,那妖精就使寶杖架住了釘鈀。

他們兩個就在流沙河的岸邊,各逞英雄,來了一場好鬥。

這個是總督天蓬元帥,那個是卷簾大將。昔年他們曾經在靈霄寶殿同殿為臣,今日爭持賭鬥逞猛壯。九齒鈀去如探龍爪,降妖杖架住磨牙象。卷簾將伸開大四平,豬八戒鑽入迎風戧。八戒沒頭沒臉的抓去,妖怪不慌不亂招招不空放。

他們兩個來來往往,戰鬥了二十個回合,不分勝負。

那大聖在高處護著唐僧,牽著白馬,守著行李,看見八戒與那妖怪鬥的精彩,就恨得咬牙切齒,摩拳擦掌的,忍不住也要上去打那妖怪。

大聖抽出來金箍棒,說道:“師父,你自己在這坐著,不要怕。等老孫和他去耍耍兒來。”

唐僧苦苦勸他留下,他也不聽,打了一個呼哨,就一下跳到了戰場中。這時那妖怪跟八戒戰到了好處,正是難分難解的時候。行者掄起金箍棒,照著那妖怪頭上就是一下,那妖怪急轉身軀,慌忙躲了過去,徑直鑽回了流沙河裏。

氣的個八戒亂跳,埋怨道:“哥啊!誰讓你過來的!那妖怪漸漸地動作變慢了,越來越難以招架我的釘鈀,再鬥不上三五個回合,我就能擒拿住他了!他看見你來的凶險,就敗陣逃跑了,這可怎麼是好啊!”

行者笑道:“兄弟,實不瞞你說:自從降服黃風怪後,我們下了黃風嶺以來,這個把月都不曾耍棍,我見你和他戰的甜美,就忍不住腳癢,所以就跳了過來耍耍的。——哪知道那妖怪不識耍,就跑走了。”

他們兩個互相攙著手,說說笑笑的,轉回去見了唐僧。

唐僧道:“你們捉到妖怪了嗎?”

行者道:“那妖怪不耐戰,已經敗陣鑽回水裏去了。”

三藏道:“徒弟,這妖怪久住在這裏,他肯定知道這水的深淺;似這般無邊的弱水,又沒有舟船可用,必須是得有個知道水性的,引領引領才好呢。”

行者道:“正是這麼說。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妖怪在這裏,斷然知道水性。我們今天去拿住他,且先不要打殺,隻叫他送師父過了河,再做處理。”

八戒道:“哥哥不必遲疑,讓給你先去捉拿他,老豬我來看護守著師父。”

行者笑道:“賢弟呀,這樁兒事我可不敢說嘴。水裏的勾當,老孫不是十分熟悉啊。若是在水裏空走,還要撚訣,又要念念‘避水咒’,方才能夠走得;要不然,就要變化成什麼魚蝦蟹鱉之類的,我才能去得。若是論起賭鬥手段,任憑你在高山還是在雲裏,幹什麼蹊蹺異樣的事兒,那老孫都會;隻是這水裏的買賣,有些兒笨拙。”

八戒道:“老豬當年總督天河,掌管了八萬水兵大眾,倒是學了些本事知道些水性——卻隻是怕那水裏有他的什麼眷族老小,要是七窩八代的都上來圍鬥老豬的話,我就弄不過他了。那不是反而一時被他給撈了去?”

行者道:“你若是到了那水中與他交戰,卻不要戀戰,許敗不許勝,把他給引出來,到時候等老孫來下手助你。”

八戒道:“說的是,我去耶。”

八戒就脫下了青錦的僧袍,又脫了鞋子,雙手舞著釘鈀,分開水路,使出那當年的舊手段,躍浪翻波的,衝撞進了流沙河,徑直來到了河水底部,往前行走尋找那妖精。

卻說那妖怪敗陣回了巢穴,方才平複了劇烈的喘息,就又聽到有人推水的響動聲,忽的起身出來觀看,原來是八戒在那執著釘鈀推水。

那妖怪舉起寶杖對著八戒高聲呼叫道:“那和尚你哪裏走!仔細看打!”

八戒使動釘鈀架住寶杖道:“你是個什麼妖精,敢在這裏擋路?”

那妖精道:“你是也不認得我。我不是那些妖魔鬼怪,也不是沒名沒姓的人。”

八戒道:“你既然不是邪妖鬼怪,卻怎麼在這裏傷害生靈?你到底是什麼名號,實實的說來,我好饒了你的性命。”

那妖怪說道:“我是

自小生來神氣壯,乾坤萬裏曾遊蕩。英雄天下顯威名,豪傑人家做模樣。

萬國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從吾撞。皆因學道蕩天涯,隻為尋師遊地曠。

常年衣缽謹隨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雲遊數十遭,到處閑行百餘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開大道金光亮。

先將嬰兒(鉛)姹女(水銀)收,後把木母(汞)金公(鉛)放。

明堂(道教稱兩眉之間為天門,入內一寸為明堂)腎水入華池,

重樓(氣管)肝火投心髒。

三千功滿拜天顏,誌心朝禮明華向。玉皇大帝便加升,親口封為卷簾將。

南天門裏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腰間懸掛虎頭牌,手中執定降妖杖。

頭頂金盔晃日光,身披鎧甲明霞亮。往來護駕我當先,出入隨朝吾在上。

隻因王母降蟠桃,設宴瑤池邀眾將。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個個魂飛喪。

玉皇即便怒生嗔,卻令掌朝左輔相:卸冠脫甲摘官銜,將身推在殺場上。

多虧赤腳大天仙,越班啟奏將我放。饒死回生不典刑,遭貶流沙東岸上。

飽時困臥此山中,餓去翻波尋食餉。樵夫逢我命不存,漁翁見我身皆喪。

來來往往吃人多,反反複複傷生瘴。你敢行凶到我門,今日肚皮有所望。

不說粗糙不堪嚐,拿住消停剁鮓(zha三聲,一種用鹽和紅酒醃的魚)醬!”

八戒聞言心中大怒,罵道:“你這個潑物,全然沒有一些兒眼色!我老豬還能掐出水沫來呢,你怎麼膽敢說我粗糙,還要去剁鮓醬!看起來,你是把我認成了個老走硝(醃豬肉內部的樸硝流失後,肉變得幹硬)呢。休得無禮!吃你祖宗這一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