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銀角大王將豬八戒給捉拿到蓮花洞中,說道:“哥哥啊,捉拿了一個過來。”
金角大王歡喜道:“拿來我看看。”
銀角大王道:“這不是?”
金角大王道:“兄弟,捉拿錯了,這個和尚沒有用。”
八戒就順勢說道:“大王,沒有用的和尚,就放他出去吧。罪過啊!”
銀角大王道:“哥哥 ,不要放了他,雖然沒有用,他也是跟唐僧一起的,叫做豬八戒。把他先浸在後麵的淨水池中,等浸退了豬毛,用鹽醃著,曬幹了,天陰時好來下酒。”
八戒聽到後,說道:“倒運啊!撞到個販賣醃臘肉的妖怪了!”
一眾小妖們就把八戒給抬到後麵,拋在了水裏。
卻說三藏坐在山坡前,耳熱眼跳的,身體不安,叫道:“悟空!怎麼悟能這回去巡山,去了這麼久還不回來?”
行者道:“師父還不曉得他的心思呢。”
三藏道:“他有什麼心思?”
行者道:“師父啊,這座山若是有妖怪,他要是半步難行,一定會虛張聲勢,跑回來報給我們;想來是沒有妖怪,路途平靜,他一路過去了。”
三藏道:“假若他真走過去了,我們卻要在哪裏相會?這裏乃是山野空曠的地方,比不得那城池市井之間。”
行者道:“師父不要憂慮,先請上馬。那呆子有些憊懶,一定會走的遲慢。你把馬打動些兒,我們定然能趕上他,一同走吧。”
唐僧就真個的上馬,沙僧挑著行李,行者走在前麵引路上山。
卻說金角大王又喚來銀角大王,說道:“兄弟,你既然已經捉拿到了八戒,唐僧一定會過來。你再去巡巡山,千萬不要放唐僧過去。”
銀角大王說道:“這就走,這就走。”
他就點起五十名小妖,上山去巡邏。正巡山時,就看見遠遠的有祥雲縹緲,瑞氣盤旋。
銀角大王說道:“唐僧過來了。”
眾妖說道:“唐僧在哪裏?”
銀角大王說道:“好人的頭上祥雲照頂,惡人的頭上黑氣衝天。那唐僧原來是金蟬長老臨凡,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這些祥雲縹緲。”
眾妖怪都看不見祥雲,銀角大王就用手指著,說道:“那不是?”
那三藏就相應的在馬上打了一個寒噤;銀角大王又一指,三藏又打一個寒噤。一連指了三指,三藏就一連打了三個寒噤。
三藏心神不寧,說道:“徒弟啊,我怎麼老打寒噤啊?”
沙僧道:“打寒噤想來是傷食病發了。”
行者道:“胡說,師父是走在這深山峻嶺中,必然害怕虛驚了。別怕!別怕!等老孫把金箍棒打上一路來給你壓壓驚。”
好行者,理開金箍棒,在白馬前丟了幾個解數,上三下四,左五右六的,依照那六韜三略,使起了神通。三藏在馬上觀看,這真的是天下少有,世上全無。
行者舞動金箍棒,剖開山路一直前行,險些兒嚇倒了那銀角大王。他在山頂上看見後,嚇得魂飛魄散。
他忽然失聲說道:“這些年常常聽說孫行者,今日才知道話不虛傳果然是真啊!”
眾妖怪上前說道:“大王,你怎麼長他人之誌氣,滅自己的威風?你誇誰呢?”
銀角大王說道:“孫行者神通廣大,那唐僧吃不成他了。”
眾妖怪說道:“大王,你沒有手段,等我們派幾個人去報告給大大王,叫他點起本洞的大小兵來,擺開陣勢,合力齊心的一起上,還怕他們能走到哪裏去!”
銀角大王說道:“你們不曾見過他那條鐵棒,有萬夫不當之勇。我們洞中不過有四五百兵,怎麼禁得住他那一棒?”
眾妖怪說道:“這等說的話,那唐僧就吃不成了,卻不是把豬八戒給錯拿了!如今送還給他們吧。”
銀角大王說道:“拿住豬八戒也不算錯拿,送回去也不好輕易送。唐僧終究是要吃的,隻是眼下還尚且不能。”
眾妖怪說道:“這般說,還需要過幾年嗎?”
銀角大王說道:“也不需要幾年。我看那唐僧隻能以善圖之,不可惡取。若要倚仗勢力去拿他,就是聞也不能一聞。隻能用善去感化他,賺的他的心與我的心相合,就從善中想計謀,可以圖之。”
眾妖怪說道:“大王如果定好計謀去拿他,可用我們做什麼?”
銀角大王說道:“你們都各回各自的營寨,但是不許報給大大王知道。若是驚動了他,必然會走漏了消息,會敗了我的計策。我自己有個神通變化,可以去拿他。”
眾妖怪都各自散去,銀角大王獨自跳下山來,在那道路旁邊,搖身一變,變成一個老道士。隻見他:
星冠晃亮,鶴發蓬鬆。穿著羽衣,圍著繡帶,雲履上點綴著黃棕。
神清目朗如仙客,體健身輕似壽翁。
他在那大路旁邊裝作個跌斷腿的道士,腳上血淋淋的,嘴裏哼哼唧唧的,隻是叫著:“救人啊!救人啊!”
卻說三藏仗著孫大聖和沙僧,一路歡喜的前來。
正行走時,三藏就聽到有人叫:“師父,救人啊!”
三藏就說道:“善哉!善哉!這曠野山中,四下裏更是沒有村舍,是什麼人在叫喊?想必是被虎豹狼蟲給嚇倒的。”
三藏兜回駿馬,叫道:“那有難的是什麼人?可能夠出來?”
銀角大王從草叢中爬出來,對著三藏,乒乓的隻管磕頭。
三藏在馬上看見他是個道士,又年紀很大,甚是過意不去,連忙下馬來攙扶,說道:“請起,請起。”
銀角大王叫道:“疼!疼!疼!”
三藏丟開手去看他,隻看見他腳上流著血。
三藏吃驚的問道:“先生啊,你從哪裏來?因為什麼傷到了你的腳?”
銀角大王巧語花言,虛情假意的說道:“師父啊,這座山往西去,有一座清幽的道觀。我是那觀裏的道士。”
三藏道:“你不在本觀中侍奉香火,演習經法,為什麼在這裏閑行?”
銀角大王說道:“因為山南的施主家,前日邀請道眾去禳星消災,散福後回來晚了,我們師徒二人,一路行走。走到山中深處路口時,忽然遇到了一隻斑斕的猛虎,它將我的徒弟給銜走了。貧道戰兢兢的亡命逃跑,一跤跌在了亂石坡上,傷到了腿腳,不能回去。今日大有天緣,遇到了師父,萬望師父大發慈悲,救我一命。若是能回到觀中,就是典身賣命,也一定重謝深恩呐。”
三藏聞言,相信他所說是真的,就說道:“先生啊,你我都是一命的人,我是僧,你是道。衣冠雖然不一樣,修行的道理卻是相同。我要是不救你啊,就不是出家之輩。搭救你吧,你卻走不成路呢。”
銀角大王說道:“站立也站立不起來,怎麼走路啊?”
三藏說道:“也罷,也罷。我還走得了路,把馬讓給你騎上一程,到了你的道觀,再還我的馬吧。”
銀角大王說道:“師父,感謝你的厚情,隻是我的腿腳跌傷了,不能騎馬。”
三藏說道:“也是啊。”
就叫沙僧道:“你把行李放到我的馬上,你背他一程吧。”
沙僧道:“好,我背他。”
銀角大王急轉回頭,瞥了沙僧一眼,說道:“師父啊,我被那猛虎給嚇怕了,看見這晦氣臉色的師父,更加的害怕,不敢要他背。”
三藏叫道:“悟空,你背他吧。”
行者連聲答應道:“我背!我背!”
銀角大王就認定了行者,順順的要行者來背他,再不言語了。
沙僧笑道:“這個沒眼力的老道!我背著他不好,無論如何都要他去背。他若是看不見師父時,在那三尖石上,能把你的筋都給摔斷呢!”
行者走上前去背他,嘴裏輕聲笑著說道:“你這個潑魔,怎麼敢來招惹我?你也不問問老孫是幾年的人兒!你這些鬼話兒,隻能騙過唐僧,又要過來騙我?我認得你是這山中的怪物,想來是要來吃我師父呢。我師父又不是等閑之輩,是你能吃的!你要吃他,也需要分多一半給老孫呢。”
銀角大王聽到行者口裏的念誦,說道:“師父,我是好人家的兒孫,做了道士。今日不幸,遇到虎狼的災厄,我不是妖怪。”
行者道:“你既然害怕虎狼,怎麼不念《北鬥經》?”
三藏正要上馬,聽到這些話,罵道:“這個潑猴!‘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要背他就去背罷了,還講什麼‘北鬥經’‘南鬥經’!”
行者聞言後,說道:“你這廝造化了!我那師父是個慈悲好善的人,又有些外好裏丫叉(對外人和善,對自己人苛刻)。我要是不背你,他就責怪我。背就背,需要跟你講開,若是你想要大小便,要先和我說。若是在脊梁上淋下來,騷氣不堪,而且汙了我的衣服,可沒有人漿洗。”
銀角大王說道:“我這麼一把子年紀的人,豈不知道你說的這些?”
行者這才把他拉了起來,背在身上。隨同三藏、沙僧,奔上大路向西行走。在那山路高低不平的地方,行者小心地慢慢行走,讓唐僧他們先往前走。
走不到三五裏路,師父跟沙僧下到了山坳之中,行者望不見他們,心中埋怨道:“師父那麼大的年紀了,還不曉得事體。這樣的遠路,就是空著身子也還嫌手重呢,恨不得摔了,卻又叫我背著這個妖怪!——別說他是個妖怪,就算是個好人,都這把年紀了,也算活的夠了,摔死他吧,還背著他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