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真葫蘆滅銀角大王,玉淨瓶裝金角大王(1 / 3)

孫大聖自從得到銀角大王的紫金紅葫蘆,籠在袖子中,暗自喜道:“潑魔苦苦的用心捉拿我,實在是所說的水中撈月;老孫若要去擒拿他,就好像火上弄冰。”

孫行者藏著葫蘆,悄悄的溜出門外,現出本相,厲聲高叫道:“精怪開門!”

旁邊有小妖問道:“你又是什麼人,敢來吆喝?”

行者道:“快報給你那老潑魔,我行者孫來了。”

那小妖急忙跑進裏麵報告道:“大王,門外有一個什麼行者孫來了。”

金角大王大驚道:“賢弟,不好了!惹到他猴子窩了!柱子上現在拴著孫行者,葫蘆裏現在裝著者行孫,怎麼又來了一個什麼行者孫?想來是他的幾個兄弟都來了。”

銀角大王說道:“兄長放心,我這葫蘆能裝得下一千人呢。我才裝了者行孫一個,又豈會怕那什麼行者孫!等我出去看看,一總把他也給裝來。”

金角大王說道:“兄弟仔細啊!”

銀角大王就拿著假葫蘆,還像前次那樣,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出洞門,高聲叫道:“你是哪裏的人氏,敢在這裏吆喝?”

行者問道:“你不認識我嗎?我

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隻為鬧天宮,多時罷爭競。如今幸脫災,棄道從僧用。

秉教上雷音,求經歸覺正。相逢野潑魔,卻把神通弄。還我大唐僧,上西參佛聖。

兩家罷戰爭,各守平安境。休惹老孫焦,傷殘老性命!”

銀角大王說道:“你先過來,我不跟你相互打鬥,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行者笑道:“你叫我,我就答應了;我若是叫你,你可答應嗎?”

銀角大王說道:“我叫你,是我有一個寶貝葫蘆,可以裝人;你叫我,卻是有什麼東西?”

行者道:“我也有一個葫蘆。”

銀角大王道:“既然有,拿出來我看看。”

行者就從袖子裏取出來葫蘆,說道:“潑魔,你看!”

幌了一幌,又藏在了袖子裏,恐怕那妖怪過來搶。

銀角大王看見了,大驚道:“他那葫蘆是從哪裏來的?怎麼就跟我的葫蘆一模一樣?縱然是一根藤上結的,也有個大小不同,偏正不一的,卻怎麼就一般無二呢?”

銀角大王就正色叫道:“行者孫,你那葫蘆是從哪裏來的?”

行者委實不知道葫蘆的來曆,接過口來,就反問了銀角大王一句,說道:“你那葫蘆是從哪裏來的?”

銀角大王不知道這是個有技巧的話,隻當是句老實的言語,就把根底從頭說出道:“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辟的時候,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補到乾宮夬(guài,六十四卦中乾下兌上)地那裏,看見一座昆侖山的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麵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這就是老君留下到現今的寶貝。”

大聖聞言,就順著他的話說道:“我的葫蘆,也是那裏來的。”

銀角大王問道:“怎麼見得?”

大聖道:“自從清濁初開,天不滿西北,地不滿東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媧,補完天的缺口,行到昆侖山下,有一根仙藤,仙藤上結有兩個葫蘆。我的這一個葫蘆是雄的,你的那個卻是雌的。”

銀角大王說道:“別說什麼雌雄,隻要是能裝人的,就是好寶貝。”

大聖道:“你也說的是,我就讓你先裝。”

銀角大王甚是歡喜,急忙縱身跳了起來,到空中,手中執著葫蘆,叫一聲:“行者孫”。

大聖聽到後,就不歇氣兒的連著答應了八九聲。銀角大王手中的葫蘆沒有動靜,不能把大聖給裝進去。

銀角大王從空中墜落了下來,跺腳捶胸的叫道:“天哪!隻說那世情不改變哩!這樣的一個寶貝,也怕老公啊,雌葫蘆見了雄葫蘆,就不敢裝人了!”

行者笑道:“你先把葫蘆收起來,輪到老孫該叫你了。”

行者急縱起筋鬥,跳到空中,將葫蘆底兒朝天,口兒朝地,照定妖魔,叫了聲:“銀角大王”。

銀角大王不敢閉口不回應,隻得答應了一聲,倏地被裝在了行者手中的葫蘆裏。行者快速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

行者心中暗喜道:“我的兒,你今日也來試試新了!”

行者按落雲頭,拿著葫蘆,心心念念的隻是要救師父,他又往蓮花洞門口而來。那山上的山路都是些坑窪不平的路,況且行者又是個羅圈腿,他拐呀拐的走著,搖的那葫蘆裏麵霍霍索索的,響聲不斷。這葫蘆裏怎麼會有響聲?原來孫大聖是熬煉過的身體,急切的時間內那葫蘆化不了他;可是銀角大王雖然也能騰雲駕霧,不過是一些法術,大端他自己是凡胎未脫,被裝到那寶貝裏就開始化了。

行者並不認為他被化了,笑著說道:“我兒子啊,不知你是在撒尿呢,還是在漱口呢?這可是老孫幹過的買賣。不等上個七八日,把你化成稀汁,我是不會揭開來看的。忙什麼呢?又有什麼要緊的呢?想到我自己出來的容易,就應該千年不看才好!”

行者手中拿著葫蘆,邊走邊說著話,不覺間就到了蓮花洞門口,把那葫蘆搖了搖,越發的響了。

行者說道:“這個就像是個算卦的筒子在響,倒好用來算卦。等老孫來算上一卦,看看師父什麼時候才能出了這門。”

行者就手中不住的搖動葫蘆,口裏不住的念道:“周易文王、孔子聖人、桃花女先生、鬼穀子先生。”

那洞裏的小妖看見後,進去報告道:“大王,禍事了!行者孫把二大王爺爺裝在葫蘆裏算卦呢!”

金角大王聽到此言,嚇得魂飛魄散,骨軟筋麻,撲的跌倒在地,放聲大哭道:“賢弟呀!我和你私自離開上界,轉托凡塵,指望著同享榮華,永遠做山洞之主。怎知為了這些和尚,傷了你的性命,斷了我的手足之情啊!”

滿蓮花洞裏群妖,一齊痛哭。

豬八戒被吊在房梁上,聽到他們一家子齊聲哭泣,忍不住叫道:“妖精,你先別哭,等老豬講給你聽。先過來的孫行者,次來的者行孫,後來的行者孫,反複的三個字,都是我師兄一個人。他有七十二般變化,騰挪的進來,盜走了寶貝,裝了令弟。令弟已經是死了,你不必這樣的悲傷,快些兒洗刷幹淨鍋灶,置辦些香菇、蘑菇、茶芽、竹筍、豆腐、麵筋、木耳、蔬菜,請我師徒們下來,給你令弟念卷‘受生經’。”

金角大王聽到後,心中大怒道:“隻說豬八戒老實,原來他卻是很不老實!他倒來做笑話兒打趣我!”

於是叫小妖道:“暫且先不舉哀,把豬八戒解下來,將他蒸的稀爛,等我吃飽了,再去捉拿孫行者報仇。”

沙僧埋怨八戒道:“好嘛!我說叫你別多話,對話的要被先蒸了吃呢!”

那呆子也有了幾分驚悚恐懼。

旁邊有一個小妖說道:“大王,豬八戒不好蒸啊。”

八戒接話道:“阿彌陀佛!是哪位哥哥積陰德的?我果真是不好蒸。”

又有一個小妖說道:“將他的皮剝了,就好蒸了。”

八戒慌了道:“好蒸!好蒸!我的皮骨雖然粗糙,湯一滾就爛了。是圈裏飼養的!是圈裏飼養的!”

正在那吵嚷的時候,就看見前門外的一個小妖進來報告道:“行者孫又罵上門來了!”

金角大王又大驚道:“這廝輕視我們無人!”

又叫道:“小的們,先把豬八戒照舊吊起來,去查一查還有幾件寶貝?”

管家的小妖說道:“洞中還有三件寶貝呢。”

金角大王問道:“是哪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