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黑水河鼉怪擒三藏,西海洋龍子捉妖鼉(1 / 3)

卻說那觀音把《金箍兒咒》念了幾遍,這才住口,那妖精就不疼了。他穩定心神爬起來去看,發現脖子上跟手足上都是金箍,那些金箍勒的他疼痛,他就去摘那些金箍,結果是別想能褪下去一分一毫。這些寶貝已經是見肉生根,他是越抹越痛。

行者在旁邊笑道:“我那乖乖,菩薩恐怕你養不大,給你戴個頸圈鐲頭呢。”

那童子聽到他這些話,又惱怒了起來,就又綽起長槍,望著行者亂刺。

行者急忙閃身,站在觀音身後,叫道:“念咒!念咒!”

觀音將楊柳枝兒,蘸了一點甘露,灑了出去,叫聲“合!”

隻看見那童子就丟了槍,一雙手合掌當胸的,再也不能夠分開。到現在留了一個“觀音扭”,就是此意也。

那童子開不得手,拿不了槍,方才知道觀音是法力高深,自己法力微弱。沒奈何了,才低頭下拜。

觀音念動真言,把淨瓶傾倒後,將那地上一海的水,依然收回淨瓶中,地上更是沒有存留一滴水。

觀音對行者說道:“悟空,這妖精已經是被收降了,卻隻是他的野心不定,等我叫他一步一拜,一直拜到落伽山,方才會收了法術。你如今快點去火雲洞中,救你的師父去吧!”

行者轉過身子叩頭,說道:“有勞菩薩遠涉,弟子理當送一程。”

觀音道:“你不用送,恐怕耽誤了你師父的性命。”

行者聞言,歡喜的叩頭拜別觀音。那妖精已經皈依了正果,五十三參,參拜了觀音。

卻說那沙僧久坐在鬆樹林間,左盼右盼行者都還沒有回來;就將行李放置在馬上,一隻手執著降妖寶杖,另一隻手牽著韁繩,走出鬆樹林向南觀看,就看見行者歡歡喜喜的過來了。

沙僧迎著行者,說道:“哥哥,你怎麼去請觀音,這個時候才回來?等的焦急死我了!”

行者道:“你還在那裏做夢呢。老孫已經請來觀音,收降了妖怪。”

行者就把觀音的法力,給沙僧詳細陳述了一遍。

沙僧十分歡喜,說道:“我們救師父去呀!”

他們兩個就跳過枯鬆澗,衝撞到火雲洞門前,拴好白龍馬,舉著兵器一起打進了洞裏,剿滅幹淨了那些小妖們,解下皮袋,放出了八戒。

那呆子謝過了行者,然後問道:“哥哥,那妖精在哪裏?等我去築上他幾釘鈀,先出出氣!”

行者道:“且去尋找師父吧。”

三人直接到了後麵,隻看見師父赤條條的,被捆在院子裏在那哭呢。沙僧連忙解開繩子,行者立即取來衣服給他穿上。

三人跪在三藏麵前,說道:“師父吃苦了。”

三藏感謝道:“賢徒們啊,多勞累你們了。你們怎麼降服了那妖魔啊?”

行者又把請觀音,收降童子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三藏聽了,急忙跪下,朝南禮拜。

行者道:“不用謝他,反而是我們給他做福氣了,讓他收了一個童子。”

現如今所說的童子拜觀音,五十三參,參參見佛,就是說的這些了。行者叫沙僧,把火雲洞中的寶物收了起來。又尋找了一些米糧,安排齋飯,管待了師父。三藏能夠得了性命全虧了孫大聖,取真經隻能依靠美猴精。

師徒們出了火雲洞,三藏攀鞍上馬,找到大路,他們一心一意的向西而行。

行走了一個多月,三藏忽然聽到有水聲震耳的響亮。

三藏大驚道:“徒弟呀,又是哪裏的水聲?”

行者笑道:“你這老師父,也忒多疑了,真是做不得和尚啊。我們一起四個人,偏偏你聽見了什麼水聲。你把那《多心經》又給忘了嗎?”

唐僧道:“《多心經》乃是浮屠山烏巢禪師口授,一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個字。我當時耳傳記住,至今常常念誦,你知道我忘了哪句兒?”

行者道:“老師父,你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我們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嚐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稱為驅除六賊。你現如今為了求經,心心念念的在意;害怕妖魔,不肯舍身;要齋飯吃,動舌;喜歡香甜,嗅鼻;聽聞聲音,驚耳;看事物,凝眸;招來這些六賊紛紛擾擾,還怎麼能夠到達西天見佛?”

三藏聞言,默然半晌,沉沉憂慮道:“徒弟啊,我

一自當年別聖君,奔波晝夜甚殷勤。

芒鞋踏破山頭霧,竹笠衝開嶺上雲。

夜靜猿啼殊可歎,月明鳥躁不堪聞。

何時滿足三三行,得取如來妙法文?”

行者聽他說完,忍不住拍手大笑道:“這師父原來隻是思鄉的情思難以停息!若是要那三三行滿,有什麼難的呢!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呢。”

八戒回頭,說道:“哥啊,若是依照一路上這樣的魔障又凶又高,就是走上一千年也不能成功!”

沙僧道:“二哥,你跟我一樣,拙口鈍腮的,不要惹了大哥發火。我們且隻管挨肩磨擔的往前走,終須是有一日會成功的。”

師徒們一邊說話,一邊腳步不停,白龍馬馬蹄疾跑,看見了前麵有一道黑水滔天,都不能前進。四人停下來站在岸邊,仔細觀看。隻看見那:

層層濃浪,迭迭渾波。層層濃浪翻烏潦,迭迭渾波卷黑油。

靠近觀看不能照出人的身影,遠遠望去難以尋到樹木的形狀。

滾滾一地墨,滔滔千裏灰。水沫浮來如積炭,浪花飄起似翻煤。

牛羊不飲,鴉雀難飛。牛羊不飲嫌深黑,鴉雀難飛怕渺彌。

隻是岸上蘆蘋知節令,灘頭花草鬥青奇。

湖泊江河天下有,溪源澤洞世間多。人生皆有相逢處,誰見西方黑水河!

唐僧下馬後,說道:“徒弟們,這水怎麼如此的渾黑?”

八戒道:“是哪家把染布的靛缸給潑了。”

沙僧道:“不是,是誰家洗毛筆硯台呢。”

行者道:“你們先別在那胡猜亂道了,先設法保著師父過河去。”

八戒道:“這條河若是讓老豬自己過去並不難:或是駕著雲頭,或是下河負水遊過去,用不了一頓飯的時間,我就能過去了。”

沙僧道:“若是叫我老沙,也隻需要縱雲踩水,頃刻時間就能過去了。”

行者道:“我們是容易,隻是師父他難呀!”

三藏道:“徒弟們啊,這條河有多寬啊?”

八戒道:“約莫有十來裏寬。”

三藏道:“你們三個商量決定,派哪個馱我過去吧。”

行者道:“八戒能馱。”

八戒道:“不好馱啊。若是馱著師父去騰雲,離地都不能超過三尺。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馱著師父去負水,反而連我也要墜下水去了。”

師徒們在黑水河邊,正在那商議,隻看見從那上流頭,有一個人劃著一隻小船兒下來了。

唐僧歡喜道:“徒弟們,有船過來了,叫他渡我們過河去。”

沙僧就厲聲高叫道:“劃船的,過來渡人!過來渡人!”

船上的人叫道:“我這不是渡船,怎麼渡人?”

沙僧道:“天上人間,方便第一。你這船雖然不是渡船,我們也不是常來打攪你的。我們是東土欽差來取經的佛子,你可以方便方便,渡我們過去,謝謝你。”

那人聞言,就把船兒劃近岸邊,扶著船槳問道:“師父啊,我這船小,你們人多,怎麼能全渡呢?”

三藏走近前看了,那隻船兒原來是用一段木頭刻成的,中間隻有一個船艙口,隻能坐下兩個人。

三藏道:“怎麼辦才好?”

沙僧道:“這樣啊,那就渡兩回吧。”

八戒就使心眼,要躲懶討乖,就說道:“悟淨,你跟大哥在這邊看著行李、馬匹,等我保護師父先過去,然後再回來渡馬。叫大哥跳過去吧。”

行者點頭,說道:“你說的是。”

那呆子扶著唐僧上船,那艄公撐開船,舉著船槳衝著水流,一路直直的離開了。他們方才劃到了黑水河的中間,隻聽到嘩啦啦一聲響亮,頓時卷浪翻波的,一陣狂風遮天迷目的,十分厲害:

當空一片炮雲起,中流千層黑浪高。兩岸飛沙迷日色,四邊樹倒震天號。

翻江攪海龍神怕,播土揚塵花木凋。呼呼響若春雷吼,陣陣凶如餓虎哮。

蟹鱉魚蝦朝上拜,飛禽走獸失窩巢。五湖船戶皆遭難,四海人家命不牢。

溪內漁翁難把鉤,河間梢子怎撐篙?揭瓦翻磚房屋倒,驚天動地泰山搖。

這陣狂風,原來就是那劃船人弄的。他本來是那黑水河中的怪物,眼看著那唐僧與豬八戒,連人帶船直接沉在了水裏,無影無蹤的,不知道被攝到哪裏去了。

這河岸上的沙僧跟行者都心慌道:“怎麼辦才好?老師父真是步步逢災啊,才剛脫了魔障,幸好走了一段平安路,這又遇到了黑水災難!”

沙僧道:“莫非是翻了船,我們往下溜頭找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