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清觀戲耍三妖道,論求雨大聖顯神通(1 / 3)

卻說孫大聖左手把沙和尚捏了一把,右手把豬八戒捏了一把,他們兩人醒悟了過來,就趕緊在高台上坐好,垂著臉,不言不語。任憑那些道士點燈著火的,前後照看,他們三個就跟泥塑金裝的聖像一模一樣。

虎力大仙說道:“沒有歹人,如何把這些供獻都給吃了呢?”

鹿力大仙道:“這像是被人給吃了,有皮的都剝了皮,有核兒的都吐出了核兒,卻怎麼看不見人影呢?”

羊力大仙道:“師兄們不要驚疑。想來是我們虔心誌意的,在這裏晝夜誦經,前後申文,又是用朝廷的名號,肯定是驚動了天尊。想來是三清爺爺聖駕降臨,受用了這些供養。現在趁著三清爺爺還沒有回返,鶴架在這裏,我們可以拜告天尊,懇求些聖水金丹,進與陛下,卻不是能讓陛下長生永壽,看見了我們的功果?”

虎力大仙道:“說的是。”

叫道:“徒弟你們一起奏起音樂誦讀經文!另外取來我的法衣,等我步罡(一種拜天的儀式)拜禱。”

那些小道士都遵守命令,整齊地排列成兩班兒。“當”的一聲磬響,他們齊聲念了一卷《黃庭道德真經》。虎力大仙披了法衣,手中擎著玉簡,對著麵前舞蹈揚塵,拜伏在地上,朝上啟奏道:

“誠惶誠恐,稽首(“九拜”之一)皈依。臣等興教,仰望清虛。滅僧粗野,敬道光輝。

敕修寶殿,禦製庭闈。廣陳供養,高掛龍旗。通宵的秉燭,鎮日的香菲。一片誠心達上,寸敬虔歸。

今日承蒙降駕,望賜些金丹聖水,好進與朝廷,壽比南山。”

八戒聽了,心中忐忑,悄悄地對行者說道:“這是我們的不是了。吃了東西,還不離開,隻等到了這般的禱祝,卻怎麼答應啊?”

行者又捏了他一把,忽然開口,叫道:“晚輩小仙,先不要拜祝。我們是從蟠桃會上過來的,沒有帶著金丹聖水,等待改日再過來垂賜。”

那些大小道士聽見聖像說出話來,一個個渾身顫抖的說道:“爺爺呀!活天尊降臨凡間,是必然的不要放走,好歹求個長生的法兒!”

鹿力大仙走上前,又拜道:

“揚塵頓首,謹具丹誠。微臣歸命,俯仰三清。自來此界,興道除僧。國王心喜,敬重玄齡。

羅天大醮,徹夜看經。幸天尊之不棄,降聖駕而臨庭。俯求垂念,仰望恩榮。

是必留些聖水,與弟子們延壽長生。”

沙僧捏著行者,悄悄地說道:“哥呀,他們要得緊,又來禱告了。”

行者道:“給他們一些吧。”

八戒悄悄的說道:“哪裏有啊?”

行者道:“你們隻需要看著我;我有的時候,你們也都有了。”

那些道士吹打完後,行者開言道:“那些晚輩小仙,不需要拜伏了。我準備不留下些聖水給你們,恐怕滅了苗裔;若是要給你們,又是忒容易了。”

眾道士聞言,一齊俯伏叩頭道:“萬望天尊念在弟子們的恭敬之意上,千乞喜賜少許。我弟子們會廣宣道德,奏請國王普敬玄門。”

行者道:“既然如此,取一些器皿過來。”

那些道士一齊頓首謝恩。虎力大仙好強,就抬了一口大缸過來,放在了殿上;鹿力大仙端了一個砂盆,安放在供桌上麵;羊力大仙把一個花瓶裏的花摘出來後,把個花瓶挪移在了中間。

行者道:“你們都出到殿前去,掩上格子,不可泄露了天機,好留給你們一些聖水。”

眾道士一齊跪伏在殿前台階下麵,並掩上了殿門。

那行者站立起來,掀著虎皮裙,撒了一花瓶的騷尿。

豬八戒看見了,歡喜道:“哥啊,我跟你做了這幾年的兄弟,隻今天這些兒你沒有耍弄我。我才吃了一些東西,就要幹這個事兒呢。”

那呆子揭開衣服,呼啦啦的,像湍急的呂梁洪傾倒下斜坡似的,沙沙的尿了一砂盆。沙和尚卻也撒了半缸的尿。

行者他們整理好衣服,依舊端坐在上麵道:“小仙來領聖水!”

那些道士,推開格子,磕頭禮拜謝恩,把那大缸抬了出去,又將那瓶子、砂盆跟大缸放在一起,叫道:“徒弟,取個盅子來嚐嚐這聖水。”

小道士立即拿來一個茶盅,遞給了虎力大仙。虎力大仙舀出來一茶盅聖水,喝了下去,隻是抹唇咂嘴。

鹿力大仙問道:“師兄,好吃嗎?”

虎力大仙努著嘴說道:“不怎麼好吃,有些餿味。”

羊力大仙道:“我來嚐嚐。”

他也喝了一口,說道:“有些豬尿騷氣。”

行者坐在上麵,聽見他們說出這些話來,已經知道他們識破了,說道:“我弄個手段,索性留個名吧。”

行者就大聲叫道:

“道號!道號!你們好胡思亂想!哪個三清,肯降凡基?我將真姓名,說與你們知道。

大唐僧眾,奉旨來西。良宵無事,下降宮闈。吃了供養,閑坐嬉戲。

蒙你們叩拜,何以答之?哪裏是什麼聖水,你們吃的都是我們的一泡尿!”

那道士們聽到這些話,攔住殿門,一起使動叉鈀、掃帚、瓦塊、石頭,沒頭沒臉的,往裏麵亂打。

好行者,左胳膊夾著沙僧,右胳膊夾著八戒,闖出殿門,駕著祥光,直接轉回了智淵寺內方丈中。不敢驚動師父,他們三人又重新睡下了。

早上五鼓三點,那國王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四百朝官,隻看見那殿上絳紗燈燈火光明,寶鼎上香雲靉靆。

這時候唐三藏醒了,叫道:“徒弟們,徒弟們,服侍我去倒換關文。”

行者與沙僧、八戒急忙起身,穿好衣服,侍立在三藏左右,說道:“上告師父,這昏君信任著那些道士,興道滅僧,恐怕言語上出現差錯,他們不肯倒換關文;我們護持著師父,都一起去上朝。”

唐僧大喜,披上了錦斕袈裟。行者帶著通關文牒,叫悟淨捧著紫金缽盂,悟能拿著九環錫杖,將行囊、馬匹,交給智淵寺的僧人們看守。三藏他們直接來到五鳳樓前麵,對黃門官作禮,報了姓名。說是東土大唐取經的和尚來到這裏倒換關文,勞煩代為轉奏。

那閣門大使,進到朝中俯伏在金階前,奏道:“外麵有四個和尚,說是東土大唐取經的和尚,想要來倒換關文,現今在五鳳樓前等候旨意。”

國王聞奏後,說道:“這些和尚沒處去尋死了,卻在這裏尋死!那巡捕的官員,怎麼不把他們捉拿了押解過來?”

這時從旁邊閃出當駕的太師,啟奏道:“東土大唐,乃是在南贍部洲,稱號為中華大國。到這裏有萬裏之遙,一路上多妖怪。這些和尚一定是有些法力,方才敢往西來。望陛下看在他們是從中華遠來的僧人,且召來驗看文牒放行,這樣就不失陛下的善緣之意。”

國王準奏,把唐僧他們宣到金鑾殿下。師徒們排列在台階前,捧出關文遞給國王。

國王展開關文正準備觀看,又看見黃門官過來奏道:“三位國師來了。”

慌得國王收起了關文,急忙走下龍座,讓近侍的擺設了繡墩,自己躬身去迎接三位國師。

三藏回頭去觀看,看見那些大仙,搖搖擺擺的,身後帶著一對丫髻蓬頭的小童兒,直接就走進殿裏。兩班的文武官員都控背躬身,不敢仰視他們。

他們走上金鑾殿,對國王並不行禮。

那國王說道:“國師們,朕並沒有奉請,今日如何肯降?”

虎力大仙說道:“有一事要奉告,所以來了。那四個和尚是從哪個國家過來的?”

國王道:“是東土大唐差去西天取經的和尚,來這裏倒換關文。”

那三個道士鼓掌大笑道:“我們還以為他們已經離開了,原來還在這裏!”

國王吃驚的問道:“國師們有什麼話要說?他們才過來報了姓名,正準備捉拿後送去給國師們使用,怎奈當駕的太師所上奏的有道理,朕因為看在他們遠來之意,不滅那中華的善緣,方才把他們召入驗看文牒。沒想到國師們有這樣的詢問,想來是他們冒犯了尊顏,有了得罪國師們的事情?”

那些道士笑道:“陛下不知道。他們是昨日過來的,在東城門外打殺了我們的兩個徒弟,放跑了五百個囚僧,摔碎了車輛,還在夜裏闖進道觀裏,把三清聖像給毀壞了,偷吃了禦賜的供養。我們被他們蒙蔽了,隻說道是天尊下降;就求了些聖水金丹,好進獻給陛下,指望陛下延壽長生;沒想到他們尿了一些小便,來哄騙我們。我們各喝了一口,嚐出了滋味,正準備下手去擒拿他們。他們卻逃走了。今日他們還在這裏,這正是所謂的‘冤家路兒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