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鳳仙郡冒天止雨,孫大聖勸善施霖(2 / 3)

行者說道:“也差的不遠了。如今行到了天竺國地界,有一個外郡,名叫鳳仙郡。那裏三年不下雨,民生甚是艱苦,老孫想要祈雨拯救。就呼喚龍王到了那裏,他說沒有旨意,不敢私自下雨,特來朝見玉帝請旨。”

護國天王說道:“那地方敢是不該下雨哩。我先前聽說,那裏的郡侯撒潑,冒犯了天地,上帝怪罪下來,立下有米山、麵山、黃金大鎖,一直等到這三樣事物倒了斷了,那裏才該下雨。”

行者不知道這些話是什麼含義,要去見玉帝。護國天王不敢攔阻,就讓他進去了。

直接到了通明殿外,又看見四大天師迎著問道:“大聖到這裏幹什麼?”

行者說道:“因為保著唐僧,走到了天竺國地界,那鳳仙郡沒有下雨,郡侯召師父祈雨。老孫呼喚來龍王,想要命他降雨,他說未奉玉帝旨意,不敢擅自行雨,特來求旨,以解除百姓的困苦。”

四大天師說道:“那地方不該下雨。”

行者笑道:“該與不該,煩請為我引奏引奏,看看老孫的人情怎麼樣。”

葛仙翁說道:“俗話說:‘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

許旌陽說道:“不要亂談,姑且隻帶他進去。”

邱洪濟、張道陵與葛仙翁、許旌陽四真人引著行者到靈霄殿下,啟奏道:“萬歲,有孫悟空行路到天竺國鳳仙郡,想要給那裏求雨,特來請旨。”

玉帝說道:“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監查觀看萬天,浮遊三界中,駕到了那地方。看見那上官正不仁,將齋天的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穢言,造下有冒犯之罪,朕當即立下三樣物事,就在披香殿內。你們引孫悟空去看,若是三樣物事倒了斷了,就隨即降旨與他;如果不倒不斷,且不要管閑事。”

四天師立即引行者到披香殿裏去看,看見有一座米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麵山,約有二十丈高下。米山旁邊有一隻拳頭大小的雞,在那裏緊一嘴,慢一嘴,銜那些米吃。麵山旁邊有一隻金毛的哈巴狗兒,在那裏長一舌,短一舌,舔那些麵吃。左邊懸了一座鐵架子,架子上掛著一把金鎖,約有一尺三四寸長短,鎖梃(tǐng)有指頭粗細,下麵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

行者不知道這些是什麼意思,就回頭詢問天師們道:“這些是什麼意思?”

天師們說道:“那廝觸犯了上天,玉帝立下這三樣物事,直等到雞把米銜完,狗把麵舔盡,燈焰燎斷鎖梃,那地方才該下雨哩。”

行者聽到這些話,大驚失色,再不敢去啟奏了。

走出披香殿,滿麵羞愧。

四大天師笑道:“大聖不必煩惱,這件事隻適宜作善可以解除。若是有一念善慈,能驚動上天,那米山、麵山立時就倒了,鎖梃立時就斷了。你去勸他歸善,福自然會來了。”

行者依言,不上靈霄辭玉帝,徑來下界複凡夫。須臾,到了西天門,又見了護國天王。

護國天王問道:“請旨的事怎麼樣了?”

行者將米山、麵山、金鎖的事說了一遍,又說道:“果真是依你說的,不肯傳旨。剛才天師們送我,叫我勸那廝歸善,就是福原了。”

於是就相互道別,行者降雲下界。

那郡侯同三藏、八戒、沙僧、大小官員人等接著行者,都簇簇攢攢的過來詢問。

行者把那郡侯喝了一聲,說道:“隻因為你這廝在三年前得十二月二十五日冒犯了天地,致令黎民有難,到如今不肯降雨!”

郡侯慌得跪伏在地上,說道:“老師如何得知了三年前的事?”

行者說道:“你把那些齋天的素供,怎麼推倒了喂狗?可實實地說出來!”

那郡侯不敢隱瞞,說道:“三年前的十二月二十五日,獻供品齋天,就在本衙之內。因為我妻子不賢,與我惡言相鬥,一時間我發怒無知,推倒了供桌,潑灑了素齋,果真是喚狗來吃了。這兩年心中經常回想這件事,神思恍惚,沒有地方可以解釋(消除),不知道上天怪罪,遺害了黎民。如今遇到老師降臨,萬望明示,上界是怎麼樣計較的。”

行者說道:“那一日正是玉皇下界的日子。看見你將齋供喂了狗,又口出穢言,玉帝立即立下三樣物事記你。”

八戒問道:“哥,是哪三樣物事?”

行者說道:“在披香殿裏立了一座米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麵山,約有二十丈高下。米山旁邊有拳頭大小的一隻小雞,在那裏緊一嘴,慢一嘴的銜那些米吃;麵山旁邊有一個金毛的哈巴狗兒,在那裏長一舌,短一舌的舔那些麵粉吃。左邊又有一座鐵架子,架子上掛著一把黃金大鎖,鎖梃兒有指頭粗細,下麵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直等到那隻雞把米銜光,狗把麵舔幹淨,燈燎斷那鎖梃,他這裏方才該下雨哩。”

八戒笑道:“不打緊!不打緊!哥哥肯帶我去,我變出法身來,一頓就把他的米麵都吃了,鎖梃弄斷了,保管能下雨。”

行者說道:“呆子不要胡說!這乃是上天所設之計,你怎麼能夠見到?”

三藏說道:“像這麼說的話,怎麼辦才好?”

行者說道:“不難!不難!我臨行的時候,四天師曾對我說,隻有作善可以解除。”

那郡侯拜伏在地上,哀告道:“隻憑老師指教,下官一一皈依。”

行者說道:“你若是回心向善,趁早兒念佛看經,我還能替你作為;你若是仍然像以前一樣不改,我也不能解除,不久後天就會誅滅你,性命不能保全了。”

那郡侯磕頭禮拜,發誓願意皈依。當時就去召請本處的僧道,啟建道場,各各寫發文書,申奏三天。那郡侯領著眾人拈香叩拜,答天謝地,引罪自責。三藏也給他念經。另外又出飛報,叫城裏城外的大家小戶,不論男女身份,都要燒香念佛。這時候,耳中充滿一片善聲。行者這才歡喜。

他對八戒、沙僧說道:“你們兩個好生護持著師父,等老孫再給他去去來。”

八戒問道:“哥哥,又往哪裏去?”

行者說道:“這郡侯聽信老孫的話,他果然受教,恭敬慈善,誠心念佛,我這回去再奏上玉帝,求一些雨來。”

沙僧說道:“哥哥既然要去,就不必遲疑,暫且耽擱我們行路,必然求雨一壇,或許會成了我們的正果。”

好大聖,又縱起雲頭,直接到西天門外,還遇到了護國天王。

護國天王問道:“你今又來做什麼?”

行者說道:“那郡侯已經歸善了。”

護國天王也是歡喜。正說著時,早早看見那直符使命,捧定了道家文書,僧家關牒(文書證件),到西天門外去傳遞。

那直符使命看見了行者,施禮說道:“這些意願乃是大聖勸善的功勞。”

行者問道:“你將這些文牒要送去哪裏?”

直符使命說道:“直接送到通明殿上,給天師傳遞到玉皇大天尊麵前。”

行者說道:“這樣啊,你先前麵行走,我應當隨後再去。”

那直符使命進入西天門去了。

護國天王說道:“大聖,不用去見玉帝了。你隻用往九天應元府,借點雷神,徑自先去聲雷掣電,還他就會有雨下了。”

行者真個就依了護國天王的話,進入西天門裏,不上靈霄殿去求請旨意,而是調轉雲步,直接去往九天應元府。

看見那雷門使者、糾錄典者、廉訪典者都來迎著行者,施禮問道:“大聖怎麼來了?”

行者說道:“有事要見天尊。”

三個使者立即為行者傳奏。天尊隨即走出九鳳丹霞的大屏風,整衣迎接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