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水煮魚(1 / 2)

秦昭每天會來一趟,喂貓、打掃房間,或者帶幾個園丁來養護前院後院的各種植物。他通常下午來,有時是中午。

如果是中午的話,會和季玉一起吃午飯,做飯的當然是季玉。

後花園有一片很大的菜地,常見的蔬菜這裏都有,但隻有吃的時候會去采摘一些鮮嫩的,大部分都任其爛在了地裏。季玉看著很是心疼,所以摘菜的頻率很高,能做成酸菜的,都被他利用了起來。

菜地的旁邊是射箭場,旁邊有個小房子,季玉摘菜的時候,忍不住好奇繞路去看過,透過窗戶玻璃,看到裏麵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弓箭和護具。

他想起譚秋和他說過,她玩射箭、擊劍,還有槍。

每一樣都和她的外貌不符,她長得那文弱白淨的模樣,更適合提筆寫字畫畫。

他提著菜籃子回去的時候,秦昭正從電梯裏出來,手裏抱著主臥換下來的床上四件套,往洗衣房走。

不管譚秋在不在,秦昭每天都會把床上用品換一遍、洗一遍,按照他的說法是,不知道譚秋哪天就回來了。

季玉撇了撇嘴,對這位嬌氣又有點神經的雇主貼上了窮講究的標簽。

哦,她不窮,她是富講究。

洗衣房同樣講究,洗衣機和烘幹機一字排開,每台洗衣機和烘幹機都有不同的使命,有專門洗四件套的、有專門洗外套的、專洗貼身衣服的、專門洗深色衣服的、專門洗寵物用品的。

作為這套房子的臨時住戶,季玉也有一套洗衣機和烘幹機,和梁姨共用。

他去醫院看望過梁姨幾次,說探望不太準確,更多的是拜師。

第一次是秦昭帶他去的,後麵幾次都是他自己去的,帶上筆記本和筆,聽梁姨講譚秋的生活習慣、飲食偏好,梁姨還給了他很多份菜譜,都是譚秋平時喜歡的。

他一字一句記得很認真,要是上學的時候他有這麼認真,一定能考上縣城中學,就不會連中考都沒參加就輟學打工了。

聽梁姨說,她照顧了譚秋十年。他就忍不住想,十年前他在做什麼?他九歲,還在上小學三年級,而十八歲的譚秋,已經大學畢業,遠赴英國讀研。

劍橋,這個學校名字,對於他來說就跟天上的太陽一樣,熾熱輝煌,但是他連多看一看,都會被閃瞎眼睛。

譚秋不在重慶,可是季玉每天都會對她更了解一些。從梁姨那裏、從秦昭那裏,還有那棟大房子裏。

有一回,秦昭叫他上一樓幫忙。

那是季玉第一次被允許進入負一樓以外的場地,當電梯打開的一瞬間,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在原地。

整層樓,全是書,全是到頂房頂的書架,這場景完全是圖書館複製粘貼過來的。

不,他從來沒見過這樣震撼的圖書館。

秦昭是讓他來幫忙搬書的,一米多高的箱子,足足有三大箱,箱子裏抱進去以後都被擺在了那張大到可以做會議桌的書桌上。

季玉以前在網上看到過,有的有錢人會花上幾十上百萬買書,然後用來裝飾,並不用來看,便問秦昭:“這麼多書,用來當磚頭建房子都夠了,她看得過來嗎?”

秦昭揉了揉酸痛的手臂,用下巴指了指這整層樓的書:“這裏,所有的書,她都看過。”

季玉的嘴因為驚訝變成了O形:“所……所有?”

“所有。”秦昭點了點頭。

“她能看完?看完能記住?”季玉不相信,隨意從書架裏抽出一本書翻看。

一個字他都看不懂,不知道是什麼外語的書。

季玉對於外語的學習,僅限於英語,還隻有來是come、去是go的水平。

“是。”

季玉把手裏的書放回書架,又抽了另一本出來,翻開……還是看不懂,但是這次他能認出這是日語書,因為他好歹看過日本漫畫和日本動畫片,有些字又和中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