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接下來就是剩下之人的安排了。
此戰丁普郎所部損失較大,允許你就地整編,擴軍三十萬,就駐防在這南陽和唐州、郾城一帶。趙雄,趙普勝,你們二人立即北上,允許你們在路上擴軍二十萬,過汝州取洛陽,之後進攻河東南路。”
“是。”
兩人也領命而出,徐昊的身邊就剩下了幾個文臣,武將則是剩下了丁普郎等人。
“陛下,為何讓我駐紮在這南陽,難道是防備襄陽?”
“不錯,隨著我們拿下原先金國的地盤,我們跟南宋之間的矛盾肯定是愈發的嚴重,雙方之間肯定會爆發一場大戰。而這襄陽,可能就是一處戰場,就算這裏不是戰場,我們也要防止對方偷襲我們。”
“臣明白了。”
“陛下,此戰抓到了一些俘虜請陛下處決!”
就在這個時候,有官員來到了徐昊的身邊稟告道。
“將他們帶上來。”
很快就從外麵帶來了幾個被捆縛住了手腳的將軍們。
徐昊定眼看去,一行行的字跡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史天澤:多謀善斷、料敵用兵、主攻心機……】
【董文炳:心善能斷,智謀百出……】
【史弼:力大無窮,擅長騎射……】
【劉黑馬:驍勇有誌,破城之將……】
【張弘範:戰略無敵,計謀百出,滅國之將……】
……
看著這些人,徐昊內心暗暗的歎了一聲,好家夥,都是一些猛將。
這些人可以說都是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支持者,開國功臣。
元朝的建立主要有三部分力量,除了蒙古內部的兩股力量之外,最厲害的就是漢人世侯。
他們都是金朝末年先後投降蒙古的漢人猛將或者文臣,而他們在與南宋的征戰當中更是立下了赫赫功勞。
“諸位,你們都是漢人,以前被金國統治,金國滅亡之後投降了蒙古,這一切,我都能夠理解,忽必烈雖然心向我漢人文化,但是他卻不可能徹底接受我們漢人文化的,因為他需要蒙古貴族的支持,更不用說現在他已經死了,死了的人就沒有未來來的……”
徐昊總體的意思就是我漢人文化博大精深,任何少數民族都應該向我們學習,現在蒙古貴族當中唯一那個心慕漢人文化的忽必烈也已經死了,難道你們就不想跟我大昊一起再創漢人的輝煌嗎?
總之就是一句話,加入我們吧!
“陛下能夠給我們什麼待遇?”
“按照你們原先的官職,先在五品大昊軍中任職,等你們徹底接受了大昊的軍製,融合到了我大昊當中的時候,就是你們自己領兵作戰的時候,我大昊軍隊的基礎作戰兵力是十萬人,如果你們有能力,將來還可以率領三十萬,九十萬人,就看你們的能力……”
徐昊則是繼續誘惑道。
幾人互相看了看。
“河北之地不久之後就會重新回到我漢人的手中,想必你們也願意為自己的家鄉多做貢獻吧!”
徐昊見幾人意動,然後繼續開口說道。
“我等願意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