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龍的薺菜一上架,銷量就很不錯。
十月上旬,薺菜的產量達到了最大,每天都能摘十幾個大口袋。
因為後麵撒的草種,也可以采收了。
今年整個九月的溫度,白天都在二十五度以上,晚上也在二十上下。而且一個月裏二十多天都是大晴天,偶爾陰天下了兩場雨,第二天氣溫卻不會降低多少。
方龍承包的這片土地周圍又沒有遮擋,太陽可以直接曬下來到。白天光照足,地麵土壤吸收了足夠的熱度。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再加上河溝水塘保證了水分,一場雨下來,草跟瘋了一樣的長出來。
野菜當然也是如此。
薺菜的生長周期短,一個月左右就可以采收了。
撒出去的種子裏,野菜的占比並不多,所以挖出來也不會有影響。留出來的空間,很快就被別的草長滿了。
現在采收都是連根挖。
嬸子大娘們高興了,每天挖野菜照樣拿工資,這活和其他農活比起來,可輕鬆多了。
方龍也高興,沒想到這麼快就看到回頭錢兒了。
也是他的種子給力,而且野菜這東西對地力要求不多,生命力旺盛,土地沒有大問題都能生長。
也算歪打正著了。
隻不過全靠自然生長的話,土地又不夠肥沃,產量肯定是不高的。
而且味道口感都不會太好。
前者對方龍來說不算個問題,因為這本來就是計劃外的收入。
有,就已經很好了。
至於,味道好不好?
大青山小世界裏出產的種子,味道能不好嗎?
誰吃誰知道。
顧客最有發言權。
不僅是薺菜,方龍的酒廠現在也很紅火。
揚城的一家家常菜小館裏,四點半就開始熱鬧了起來。
店麵不大的地方,外間是幾張方桌,裏麵有個一大一小兩個小房間,大的能放下張大圓桌,小的能放下一張方桌,就是包間了。
門臉外麵也放著幾張桌子,晚上有點風的時候,沒有那麼多蚊子,在門外吃飯比裏麵舒服。
天氣熱裏麵的房間裏沒開空調,還如外麵涼快。
這樣的家常菜館,一般都是夫妻店,也就老板和老板娘兩個人,再大一點的也許有個幫忙的服務員。
買來的菜基本都是當季的蔬菜,和常吃的豬肉雞肉。揚城人愛吃魚,所以也會提前買一些能買到的新鮮的魚。把菜先按著菜單上的菜備好,切好洗好放著,等人點菜的時候直接炒。
有些時候,老板娘買菜的時候,會買一些不在菜單上的菜,就會放在門口的玻璃架子裏,讓食客看到。老板娘也會推薦給客人。
靈活度很高。
如果有愛吃的菜,菜單上沒有也能點,老板就是廚師,他說能做就能做。
老板娘也能答應,一般她答應了的話,比老板還好用。
現在還不到五點,這個點過來的基本都是附近小區的熟客。
這個時間,老板娘在廚房洗菜切菜,老板就在前麵先招待客人點菜。
“幾位,吃點什麼?”老板看著來的兩個老夥計,手裏拿著個小本子,笑著問道。
“啊呀老錢,你家裏還能吃什麼?不就是那老幾樣嘛,來個煮幹絲和一個紅燒鯉魚,要小一點的,我兩一人一條。我和老喬今天想喝點小酒,你再給拌個涼菜。”老夥計的其中一個說道。
“行哎,酸甜口的紅燒鯉魚對吧?給你安排。”老板點點頭在本子上寫了兩筆,又抬頭問道,“喝酒是我這裏拿還是自帶?”
老夥計不樂意了,瞪眼道:“說啥自帶呀?家裏管著不讓喝酒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望望看,我和老趙哪個人是能從家裏拿出酒來的?”
你這裏有什麼好的白酒可喝的?啤酒就算了,喝了一個夏天了沒意思,膩了。今天換換口味,喝白的。”老夥計中的另外一個人老趙,一邊拆開了塑封的餐具,拿起水壺倒水,一邊往店裏擺放酒的牆邊瞅了瞅,“我看著好像有沒見過的包裝,上新酒了,味道怎麼樣?”
“還行。”老板也看了一眼,大概知道他問的是哪個了,點點頭說道,“味道是蠻好的,就是有點小貴。”
“多貴?”剛開始說話的那人睜眼道,“四十多歲的老爺們了,在你店裏喝個白酒,還能喝不起了?多少錢的?總不能上千塊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