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確定方案(1 / 2)

郭浩見劉老說的沉重,也是一臉凝重的說:“劉老,您判斷的很對,我確實是無論什麼樣的患者都想治療,但並不是您說的單純是為了提高我的醫術豐富我的經驗,而是我切切實實的是想幫患者擺脫病痛。就像馬叔叔剛才說您的那句話一樣:‘能力越大,責任越重!’我不是要把患者當做試驗品去磨練自己的醫術,而是我覺得自己有能力治好或者減輕患者的痛苦時而不作為會很愧疚。“

說到這郭浩停頓了下,這是和康複科主任謝峰學的。謝峰就是這樣,說話到重點的前後總是停頓下,能著重突出重點,也顯得很抑揚頓挫:”之前和章老通電話時,章老給我講過‘醫不叩門’的道理,我覺得有道理,但不是全對。“

說到這裏郭浩感覺自己的話有貶低章老之嫌,忙解釋道:”我並沒有說章老不對,隻是我和老前輩的思想不同。在給小亮治療前,我也是反複的推演了小亮的病情,其實我也並沒把握讓小亮恢複到和同齡孩子一樣的程度。但是那次看到小亮執著的拍打桌子和李燕每天上班滿臉疲憊的樣子,都讓我覺得我應該主動的去幫助她。醫生最大的責任不應該是‘救死扶傷,懸壺濟世’嗎?‘醫不叩門’隻是給自己怕治療不好患者的病找個借口罷了。之前為了自己是實習生的身份怎麼才能讓李燕信任自己讓自己治療小亮絞盡了腦汁,最後還是我媽媽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她說哪有那麼多的道理?隻要能讓患者或家屬看到病情在減輕在好轉,就能獲得信任。“

郭浩接著說:”我按照媽媽的說法做了。剛開始給小亮治療時,隻是用了紫河車、聞藥、針灸和推拿。就是在告訴李燕姐即使我治不好小亮的病也不會讓小亮的病更嚴重,不會有負她的信任。現在小亮的病情在好轉了,我也是今天才告訴李燕姐從明天開始給小亮加服桂附地黃丸的,為什麼不開湯藥?也是為了給李燕姐信任,桂附地黃丸是成藥,人們一直都在用,大家都知道是溫補腎陽的,有使用說明書,孩子服了不會有危險。馬建軍大哥我是敬佩他是軍人,惋惜他這麼年輕就成了現在的樣子,我覺得我應該幫助他,不是為了醫術,也不是為了名利,是因為我覺得我有能力讓馬大哥的狀態比現在好。我明白劉老您的慎重是對的,但馬大哥現在的狀況真的是不能再拖下去了,越拖對治療後的效果影響越大。現在的情況,您除了信任我還有其他的辦法的話我想您也不會在我身上浪費這麼多的時間了。”

馬建軍父親聽完郭浩說的話後很受感動,望著郭浩說:“郭浩醫生,你剛才說的最後的那個正骨方案,除了需要一名有豐富的經驗的正骨高手固定頸椎外還需要幾個人手,都有什麼樣的要求?”

郭浩想了想說:“最好還有兩人,一人固定馬大哥的肩膀,另外一人在馬大哥身子下邊托著馬大哥的頸椎。因為是俯臥位,在我牽引旋轉馬大哥頭部時需要固定頸椎的人在固定頸椎的同時手上也向我旋轉的方向略微傾斜向下,這個時候在下邊托頸椎的人要保持好力量,就是用的力量剛好能托住馬大哥的頸椎而不影響固定頸椎的人的手法操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製作一個能平穩托住馬大哥脖子的裝置,比人用手托更可靠些。”

馬建軍的父親正想再說些什麼,話頭已經被劉老搶了過去:“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小郭醫生。我可以做你說的那個配合你固定頸椎的人。我雖然力氣不行了,但經驗沒問題的。但是你還得讓我們相信你有能做好這個寰樞複位的能力,我才敢讓你去給建軍做這個複位。”

郭浩聽了劉老的話後有點頭大:“那我怎麼才能讓您和馬叔叔相信我有能做好寰樞複位的能力呢?”“很簡單,動物實驗。你要先在動物身上做正骨手法,我去評估。”劉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