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海濤離去(1 / 2)

李海濤終究還是回了東京,走之前從車窗扔下了幾乎是身上所有的錢,對著郭浩說了聲:“耗子,加油。哥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家裏不用管,有我呢!”就把車窗關上了。任憑郭浩怎麼去敲也不再理會。郭浩隻能默默的看著鳴著笛火車漸行漸遠。

郭浩獨自站在站台看著遠去的列車,兩行眼淚默默的劃過臉龐。想了好久才想明白,人與人之間最後能走多遠,並不是感情的深淺,而是價值觀和彼此的價值匹配度。李海濤和自己雖然親密無間從小長起來的,但是兩人的想法並不相同。海濤雖然想著出人頭地做一番大事業,但並沒有明確的方向,陪著自己跑到京城,感情的陪伴多過了實現自身價值的想法。顛沛流離的日子也還隻是開始,或許他回去才是最好的選擇。

曾經聽尹國忠和陳建平談話時說過:“成年人的世界,高質量的關係基本上都是通過價值和財富篩選出來的。要麼你有錢,要麼你有價值。隻有對彼此有用,大家才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維護這段關係。”雖然這段話用在自己和海濤身上並不恰當,但也正是自己並沒有和海濤創造出自己的價值,才過著這種並不快樂、幸福,僅僅靠感情維係的日子。

海濤的離去讓郭浩對自己以後的方向重新做了規劃。現在最重要的是中醫醫師資格證,沒有醫師資格證就沒辦法發揮自己的能力。但是自己目前的狀況短期內是拿不到中醫醫師資格證的,醫師資格證就像是緊箍咒一樣,緊緊的箍在郭浩的頭上,勒的他喘不上氣。

王博文得知李海濤的離去特意找郭浩打聽原委,得知是怕拖累郭浩後也是一陣的唏噓。當得知郭浩在為學曆的問題而苦惱時,突然想到了什麼,拍著郭浩的肩膀說:“郭浩,我記得曾經有個朋友說過,可以最短一年弄到本科文憑。好像是外國哪個大學的,人都不用去。我回去就給他打電話問清楚情況告訴你。”

郭浩滿臉鄙夷的說:“你可拉倒吧,文哥。我要學曆是想考中醫醫師資格證,必須是中醫學專業的本科文憑才可以報名。你弄個外國的學曆有什麼用?”

王博文比他更加的鄙夷的回懟道:“難怪你們學校要開除你,是因為你太目光短淺了吧?你知不知道,國外有很多大學都開設有《中醫學》專業?最早在1969年就有某國的科技大學開設了中醫學位的課程了。中醫在國內不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是很高的。我一個朋友工作的原因經常去國外出差,前一段時間他去鬼子國出差,回來後告訴我鬼子國的中醫環境比華夏要好的多。鬼子們成立了許多的中醫學會,比較有名的有鬼子漢方醫學會、鬼子針灸學會、鬼子推拿按摩學會等。鬼子所有西醫都能開中藥處方,所有藥店也都有配置好的中藥方劑出售。鬼子們都認為中藥隻是單純的藥物,即使沒有太多的中藥知識也會根據印發的中醫手冊根據病名和症狀來使用中藥。鬼子的中藥都是配置好的中成藥,包括中藥粉散劑、片劑、膠囊和口服液、很是方便,擺脫了水火煎製的服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