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很難,不評價也難,貶斥容易,那麼你如何選擇(1 / 2)

理解很難,不評價也難,貶斥容易,那麼你如何選擇

故事一

有一天晚上我想在微博私信一位朋友,基於對他的敬意,打算寄本新書給他,結果發現他已經取關了我。

我想了想,覺得原因可能是和慕思有關。

我們前一次的互動,是我在歐洲的時候,發了一條微博,這位朋友轉發時加了一條評論:讚助商是騙子!

我有點驚訝,問:何出此言?

朋友私信我讓我百度一下。

我說,我百度過的,論壇裏的消息可信嗎?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國做企業不容易,被黑也正常。

朋友說:“嗬嗬,我直覺。個人之見。讓時間判斷。幫個忙,弄清廣告上的老頭是誰?”

我不想就此事與朋友進行討論,說:“交給時間吧。”

大家對一家企業的看法不同,這很正常。我還真是認真地百度過慕思,的確也看到過黑化慕思的言論,但信息源如果是論壇等,是不足以采信的,畢竟誰都能發布。指出這點,對朋友已是不敬,所以不想深談。

慕思老頭,也是慕思深思熟慮後采用的品牌形象代言。很多人誤認為慕思是國外企業,我以前也曾經這樣認為,但慕思自己從未這樣說過,相關報道中一直說明慕思出身於東莞厚街,老板王炳坤是土生土長的厚街人。當我了解過後,明白以前是出於認知偏差,但如果不願意承認這點,也許就會認為是慕思騙人。去澳洲和

歐洲,就會明白慕思的這種做法非常有益於國際化戰略的推進,品牌營銷方麵是高招。但是解釋這些,一方麵好像是為慕思辯護,另一方麵涉及信息篩選和鑒別等,也可能會讓朋友不開心。

那麼,朋友取關我,我會不會不開心呢?

有點兒。不過很快就淡然了。

也不會取關朋友,因為欣賞和尊重,也因為理解。每個人有自己的立場,不必強求。

另外,也許不見得和慕思相關,這隻是我的猜測。不過直接問朋友“你為什麼取關我?”也是個不禮貌的做法,當然不能問。

故事二

12月16日晚上,我從武漢乘高鐵回深圳,未出車站前就叫車,優步地圖顯示,司機離我很近。他打來電話,我們約好了在維也納酒店門口等,因為那裏是非常顯眼的地標。但我走到那裏時不見人,打電話給司機,他說很快就到。再等,還是不見人,然後再電話,他說酒店前不好停車,讓我再走過去些,到路口等。於是我拖著行李去那邊,還是不見人。再打電話,原來司機又到了維也納酒店門口,我那個無語啊……

總之等了20分鍾才上車,那天深圳降溫,站在那兒還是挺冷的,還要拖著行李箱什麼的我就不說了。

上了車以後,我說:終於會合了。

然後問:這個時間會不會堵車?

司機說:應該還不會。

那就好。

我之前的確有些焦躁,就是擔心堵車。晚

上我和朋友有約,要過去見他,而且去之前還要處理完一些事情,如果堵車就來不及了。

在路上和司機聊天,聽他說起,生意不好做,剛丟了個單子,沒簽成,心情有些懊喪。

細問下去,做電線電纜生意的,一個單子往往是幾百萬。

寬慰他單子丟了就丟了,振作點,還會有新的單子。

他說還好,反正有點積蓄,開車也有收入,幸虧腳踏兩隻船。不過一直有個疑惑,朋友們都說,要專注於一行,才能做好,所以說他做優步司機是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