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得到希望,再打破希望(1 / 3)

有戰爭就會有死亡,這是必然的,但是就這樣放下,對於南宮熙來說是不可能的,也不會放下

這麼多年過來,終於等到了被人接納,被人認可,也等到了兩位弟弟長大能夠獨當一麵,他也可以試著放下振興北辰王府的重擔,好好的陪著他,覽世間山水,品民間佳肴,通世俗情感,這些為一個人萌生的念頭,終究也是為一個人斷送

從他從軍到現在已有差不多二十來年,大大小小的戰役二十三場,隻有兩場敗績,為天啟國奪的城池、守的城池多到不知幾何。為北辰王府打下的名聲,已經有了功高震主之嫌。身上也是傷痕累累,如今心上也是傷痕累累

在這片命定羈絆的大陸,幸福美滿,白頭偕老,相守一生的不計小數,為什麼不能多一個他?

這件事比起天意而為,更相信人為,天啟作為泱泱大國,優秀將領不計小數,為什麼偏偏就林宇被看上?如若當真是一場不痛不癢的騷擾,那為何還要從京都派兵?又會何會持續一年之久,最後,無數將士都回來了,但將領卻留守在那

皇帝命數已盡,皇子們奪嫡在即,想要有把握就需要拉攏朝廷重臣,最先拉攏的必將是掌握兵權的,在正前交替,武的遠比文的重要,比起講大道理,還是武力鎮壓來的更快,政權穩定,文的才會發揮它的重要性

而北辰王府作為武將的領頭,那拉攏他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不少皇子也有向北辰王爺表過態,當然,三皇子也不例外,但北辰王爺表明不站隊,就算站隊,也必然不會是三皇子。

三皇子雖然能力出眾,但做事偏激,殺伐果斷,如果是定國安綁,必將是一名合格的王者,而如今四海升平,與鄰國之間多少有些摩擦,但總體還是相安無事,現在國家需要的是受百姓愛戴的賢主,而並非是讓百姓懼怕的王者,時代不同了

而林宇之所以去北境,是三皇子推薦的,那這或許便是一種警告,或者是別的……

但不管如何,動了他南宮熙的人,就別想全身而退,既然他想榮登大寶,那他又怎會如他的願,也是時候該讓他嚐試失去的痛苦,這世間的傷心事,又怎能讓他南宮熙一個人承受,該跑的終究一個都跑不了……

……

自從封鎖了皇城跟皇宮之後,朝堂中,除了當今陛下登基以來又出現了大規模的人事變動,三皇子大規模的提拔和調配,他身邊的親信、外親以及站他的隊的官員,另一方麵,慢慢的鏟除一些冥頑不顧保太子的老

一時之間三皇子的勢力大大的增加,如今唯一敢跟他抗衡的二皇子卻日漸蕭條,更是讓三皇子更加的膨脹,行事風格就越發不聽人勸,肆意妄為,一時之間滿朝上下哀嚎聲不斷

對此,而三皇子就直接用強硬的手段鎮壓,揚言“若是誰敢不服就按抗旨論處”,甚至采用了一名朝臣開刀,殺雞儆猴,一時之間敢怒不敢言

除朝堂之外,百姓的怨言聲也不計小數,天啟國的繁榮主要是靠商貿往來,而京都作為國都,其商業更是繁華,但現如今京都被封鎖,與外界失去了聯係,那麼,商販之間的貿易往來也就斷了,經濟虧損嚴重,

這斷人財路不就相當於要人命嗎,商人們尚且如此,那些平頭百姓就更加了,此個京都城內的物價一天比一天上漲,而普通百姓手裏的錢來來回回也就那夠養活家裏的幾個子,哪裏能經得起這一遭遇。

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好,但蕭逸軒卻有種樂見其成,如今,三皇子這種做法不過是作繭自縛,就算當真成為了君王,又如何,一位失去民心的君主,終究是走不長遠,更何況如今還沒過影

而三皇子失去的民心,他就可以盡速將其收攏,這些年來,他的商業遍布整個天啟,財力也是相當豐厚,積累下來的糧食足夠支撐整個京都一段時間,就算不夠,也可以快速從其他地方調配過來,與他的實力又何止於區區門禁,自有辦法將其運來

兩日後,在整個京都陷入糧食緊缺時,蕭逸軒下令打開了京都所有的糧倉,供應糧食,按照評價出售沒有絲毫漲價,甚至麵對一些貧困的百姓,價格會更低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