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法律的威嚴不能破壞(2 / 2)

哪曾想,白藥自己報了仇。

我若是處理她,我擔心出門後被人從背後捅刀子或者放冷箭啊!”

劉子惠訕訕而言。

其實害怕被刺殺隻是其一。

在大漢,縣令的權利很大,但也是相對的。

限製他們的東西是名聲,一旦名聲受損,因名氣升官發財的道路就會被掐斷。

他不願意殺白氏,不是不能殺,而是不願意讓自己名聲受損。

畢竟,作為名士,對待這種義士,不直接將她放走立場就有問題了。

要是殺了她,那得得罪多少人?還想不想高升了?不高升哪來的滔天權柄,沒權力還怎麼報效陛下,不報效陛下怎麼獲得榮譽?沒榮譽怎麼光宗耀祖,名垂青史?

這是每一個士大夫的基本做官邏輯。

他們中有不少清正廉潔的好官,但很多人卻習慣用華而不實的空話與大義凜然的目標掩蓋自己想要升官發財的目的。

什麼?大漢講究士、農、工、商?

這和貪不貪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士人一直瞧不起商人,看不上農民?

農民辛苦勞作,商人可以輕易買走他們的一切。

匠人辛苦鍛造,商人還是可以輕易買走他們的一切。

而士人,可以輕易拿捏商人。

當然,極端情況下,這幾類人的情況會有變化,比如當張角帶領農民掀起大浪。

風浪之下,誰都可能遭殃。

關羽也沒管內心不斷天人交戰的劉子惠。

一步步走到那個白靈身前。

近距離靠近,這才看清。

她麵上滿是汙垢,不見真容,不過五官輪廓周正,應是不凡。

麵對打量她的關羽,絲毫不怵,微微昂起頭,古井無波的麵上看不出情緒變化,冰冷的雙眼與關羽對視。

一道從眼角斜斜劃下的傷疤猙獰恐怖。

關羽丹鳳眼一眯,不自覺將手握在腰間刀柄上。

這是身體麵對危險時的自然反應。

氣勢上敗下陣來,關羽直接問出心中疑惑

“白姑娘,你為何殺人之後自動投案?”

“殺人是為報仇,非我所願!然我犯法在前,縱小女子,亦知不可導人從惡!法律的威嚴不能被破壞。”白靈聽到關羽問話,不卑不亢。

關羽聞言,麵露羞愧。

轉身離開。

臨走前留下話“入我軍死士營,你可 以軍功抵罪!”

他起初聽劉子惠的話後,本來是準備直接放白藥離開,但白藥一番話,他振聾發聵。

他和白藥遇到過同樣的事情,但沒有她這個覺悟。

這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她需要的不是憐憫。

原本手握大軍,有些膨脹,已經開始用鼻孔看人的關羽,因白藥的事情冷靜了下來。

他腦海中響起徐濁對他說過的一句話“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義。 !”

將手中兵書放下,他又拿起《春秋》,再次拜讀,心境不同,又有所感,悟得刀法三式。

大軍離開盧奴,繼續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