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發兵倭國(2 / 2)

那就是給將來掃除隱患。

倭國這個地方之人,有小禮而無大節。

弱小時謙卑如狗。

可一旦它得勢,那就會化身成為沒有絲毫人性的畜生。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環境。

生存在經常發生各種災害的小島上,時常麵對威脅。

有時候睡覺睡得真香,可能隨便就來個地震,直接原地重生。

在海邊打個魚,可能不小心就來個台風什麼的,體驗沒有翅膀飛行的快樂。

惡劣的環境是促使它們形成這種性格的關鍵。

麵對西邊地大物博的華夏大地,它們永遠都不會喪失覬覦之心。

華夏統一團結的時候,它們就是最謙卑的流浪狗。

求著給屎吃,你不給它還不滿意。

華夏要是出現動亂,它們就會化身惡犬,撕咬投喂的主人。

它們的環境決定了它們的性格,也決定了它們的發展方向。

倭國以東是深不見底的海溝,這條連接著歸墟的海溝,讓它們幾乎不可能向著東邊發展。

兩大板塊作用下的倭國

因為海溝深度太深,難以行船。

而北邊天氣極寒。

常年低溫,人很難生存。

南邊雖然沒有海溝,但也是深海區,且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所以,它們的想要發展,目標隻有西邊的華夏地區。

因此,他們不論經曆多少代人,都會不斷學習華夏的文化,了解華夏的地理。

派遣間諜打入華夏內部。

想盡一切辦法激化華夏內部矛盾。

禍害華夏民眾。

華夏隻要一出現疲態,它們立刻就會抓住機會,然後開始侵占。

進軍路線也很簡單。

跨海峽,走北邊,進入三韓地區,一路進入遼東地區。

第二條,直接西行。

第三條路線就是走西南路線。

那裏有群島,慢慢移動,到快要接觸大陸的時候有一個大一點的島嶼。(衝繩)

華夏與倭國最近路線

除此之外,第四條路線在北。

倭國最北之島(北海道島)以北,還有個島嶼(庫頁島,曾屬華夏!!!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後,割讓給大鵝,後連續易主,至今屬大鵝)。

倭寇若取該島,可直接沿著黑江而入華夏。

....

前幾年,趙雨懷孕的時候。

邪馬台的女王卑彌呼曾派人一路來到遼東,想要學習大魏的文化。

它們稱呼魏國為父國。

徐榮將使節攔下,詢問徐濁的意見。

“惡犬認父,天生反骨,非亡族滅種不可改。”

徐濁寫了幾個字回去。

隨後不知何故,邪馬台的使者沒有到洛陽拜見大魏皇帝,而是去了北方。

認魏國敵人鮮卑首領騫曼為父。

於是魏國有了出兵的理由。

樂浪以南的地區。

馬韓。

牟韓。

辰韓。

三韓本來就對徐濁畏懼,當初大漢內亂,徐濁派遣韓當鎮守過樂浪郡。

他們以為自己機會到了,於是想要劫掠,結果被恐怖的連弩將精銳全部射殺。

現在他們還沒有緩過來。

前些年魏國一統,那個帶給他們恐懼的人當場了大漢的新皇帝,他們很擔心遭受報複。

恰好魏國要征討倭國。

需要借道他們這裏。

他們當即在“國內”搜集各種物資,準備好好招呼呂布等人。

有人吸引仇恨,給了他們抱大腿的機會,於是,其對東南邊不曾見過麵的倭人感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