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徐閑與張嫣輕鬆愉快微服度蜜月的時候,遠在台灣島的鄭芝龍正幹得熱火朝天。
本來他的總部是在福建泉州安平鎮的,這是他近幾年打造起來的航海和經商基地。
鄭芝龍的通商範圍
自從1633年他於金門島的料羅灣海戰中擊潰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之後,他就幾乎壟斷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貿易,大明海商通販洋貨,皆用鄭氏的旗號。
鄭芝龍的通商範圍廣及東洋、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呂宋、魍港、北港、大員、平戶、長崎、孟買、萬丹、舊港、巴達維亞、麻六甲、柬埔寨、暹羅。
目前他及他的所屬勢力的兵力,包括漢人、日本人、朝鮮人、南島語族、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種高達二十萬人,擁有超過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隊。
鄭芝龍水師擁有大熕(gòng)船、水艍船、犁繒船、沙船、烏龍船、銃船、快哨等各式戰船。目前的主力艦隻是——大熕船 和水艍船。
因鄭芝龍曾經在揭陽港打撈了一門歐洲火炮,稱之為龍熕,仿製後裝備鄭軍戰船,安裝龍熕的船就稱為大熕船,一次可容彈子二十四斤,擊約2500米遠。
大熕船和水艍船長約100米,寬約 5.3 米,高約 21-24 米,吃水約 4 米,船身用鐵葉包裹,並裝有火炮,各能容 500 士兵,裝有遠射程的火炮,具有較強的續航能力和攻擊性。
船上除了配備有火炮外,還有神機銃、千花銃、連珠火箭、噴筒、火罐、倭刀等輕武器。
犁繒船和沙船吃水2.6米,各能容納100名士兵。而鳥尾船、烏尾船、銃船就比較小,吃水2.2米,可容50-60名士兵,主要用於近海作戰。
與當時的荷蘭船相比,鄭芝龍的戰船則要小的多,而且武器裝備也相對落後。荷蘭船長 100 米,寬 20 米,高 20 米,有 5 根桅杆,船的兩側放置小銅炮,甲板上有巨鐵炮,每船配置各種火炮 20-30 門。
而鄭芝龍水師的艦船上隻有兩門大炮。雖然如此,在與荷蘭艦隊的兩次較量中,憑借著數量的優勢鄭軍水師都取得了勝利。1633 年料羅灣海戰荷鄭雙方交戰的艦船之比為 8:150。可以說就是蟻群咬死大象。
望著自己的水師,鄭芝龍想起陛下和逍遙王對自己的交代:
“收攏沿海愛國勢力,組建大明海軍。並盡快護送山西災民前往台灣島墾荒。”
對了,還破格提拔我為大明海軍總兵。
看來陛下是愛民如子、重視人才的明君啊,確實值得我追隨!
又想起了逍遙王過後對自己的叮嚀:
“我知道你愛國愛民,多年來為大明守護海疆,守護沿海百姓,暗中付出了不少,堪稱大明棟梁。
本次,我請陛下提拔你為大明海軍總兵,並組建大明海軍,發展軍事力量。是對你的嘉獎和肯定。你隻要好好幹,未來封侯拜將,甚至封王裂地,都不在話下。
而你的那群結拜兄弟,也盡量引他們上正道,我許你自行安排官職,隻要他們心中有大明,我也給他們一個封妻蔭子的機會。
另外,山西很快有災情,你盡可能派船隊過來帶災民去台灣,讓他們墾荒,給他們一條活路。
還有,這張設計圖給你,它可以幫你收拾荷蘭人。”
鄭芝龍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又是感動於逍遙王對自己的肯定,又是驚訝於逍遙王對自己的了解,而看到設計圖後,就變成佩服逍遙王的智慧和心胸了。
為何?
因為這設計圖上畫的正是熱氣球,若拿它來偷襲或者斬首,別說荷蘭人,就連自己都得——玩完。
好吧,我肯定是愛國的,怎能不愛國呢?以前愛,以後會更愛!
“四弟,你去五羊城那邊交代造船廠,再造一批大船出來。”
“好。”鄭鴻逵應道。
“洪旭,你和我帶船隊去天津港,多帶些糧食去,盡量多載些災民回來。災年不容易,能多救一人是一人。”
“施大瑄,你和其他兄弟看好家,繼續安排島上百姓搭建木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