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不知去哪尋找水泥的原材料,沒曾想,王鐵柱誤打誤撞直接給湊齊了。
白色的石塊是石灰石,鬆軟的土塊是粘土,煉鐵坊有鐵渣、煤和高爐。
隻要按照:石灰石73.5%,煤10%,粘土14.5%,鐵2%,磨製成粉,然後經過高溫煆燒,就製成了水泥熟料,再加點石膏磨成粉。水泥就這麼愉快地製成了……
看來我是不製水泥也不行了。哈哈……
王鐵柱被徐閑一讚,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緊接著,他們來到了煉鐵坊。煉鐵坊建在永安溪旁地高地上。
還沒走近,已經聽到了叮叮當當的聲音。而一走進煉鐵坊,隻感覺空氣都升了好幾度,越走進裏麵,越覺熱浪襲人。隻見60來個大漢正在打鐵。
眾大漢見有來人,紛紛點頭見禮,並沒有停下他們手頭的活計。
王鐵柱說道:“這些都是我招募來的鐵匠。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政治思想考量,應該是忠誠可信的。”
“哦,看來這邊是你負責啊,鐵柱。”徐閑笑道。
“嘿嘿,是的。”王鐵柱笑著應道。
“宋院長,您看這個煉鐵高爐能不能改造一下?”徐閑問道。
宋應星看了一圈回答道:“可以再建高一點,再加上一兩個活塞式風箱。”
“嗯,我這兒有張設計圖,你看看怎樣?”
徐閑將一張高爐煉鋼生產工藝流程圖和一張煉鋼高爐設計圖拿給宋應星。
“嗯,我看看。”
宋應星看了看,想了想,回答道:
“這個設計可以煉出鋼呢!比我之前設計煉鐵的還要好。嗯……這個送料裝置也不錯,可以省很多人工,值得推廣!這個煉鐵坊剛好在河邊,可以考慮利用水力驅動,我想想看是改造好,還是新建好。”
“嗯,您考慮一下,畢竟接下來很多研發都和高爐、鋼鐵有關。”徐閑笑著說道。
“好!”宋應星應道。
接下來眾人來到了火器坊,火器坊也在溪邊高地上。規模倒是不小,但人數太少,隻有二十幾個人在打磨鳥銃。
看了一圈後,徐閑問宋應星:
“宋院長,您覺得他們怎樣?”
宋應星答道:“都是熟練工,還可以。”
“那就好。過兩天我再去請兩個武器專家過來。”徐閑說道。
“那最好,火藥方麵我有研究,但先進武器就沒有。”
宋應星笑著說道,“這是我唯一的短板!”
“不要緊。這個待他們來之後,我們再討論。鐵柱,你去把兩個作坊的負責人喊過來。許都,你去把蒯忠喊過來。”徐閑說道。
“是!”
過了一會兒,王鐵柱帶著兩個人一起來到火器坊的會客廳。
王鐵柱對著兩人介紹道:
“這位是我們軍隊的徐司令,也是太祖爺親封的逍遙王。”
兩人齊齊鞠躬:“草民拜見王爺!”
“不用多禮!”
“司令,我向您介紹一下,這位是煉鐵坊負責人——曹振,這位是火器坊負責人——李軍。
曹振出身於江南鑄劍世家,李軍則是我的助手,暫時負責管理火器坊。”王鐵柱說道。
“曹振,你可認識曹興,台州府曹氏鐵匠鋪的老板?”
“認識啊,他是我胞弟,王爺您認識他?”曹振驚訝地問道。
“認識,之前他為我鑄過劍。為人正派,本王很看好他。過後,你問問他是否願意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