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太祖駕崩,建文改元(1 / 1)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皇宮內人心惶惶,酷熱的天氣讓人憋不過來氣,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緊張的樣子,因為太祖朱元璋病危了,京城九門已經限製出入了,當然這些掌管宮廷內外九門的人都是朱允炆安排的人,越是在這關鍵時刻越是容易出問題。

乾清宮內,太祖躺在床上,他的臉色蒼白如紙,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痛苦和無奈,仿佛在默默地告別這個世界,殿下跪著朱允炆,朱文奎,以及朱允炆的其他兄弟姐妹,包括太祖的嬪妃們,每個人都在小聲的哭泣,她們擔心太祖駕崩,他們沒了依靠,再者明朝有殉葬製度,太祖生前喜歡的妃子,無所出著,或者身份證低賤著,均有陪同太祖一起到地下陪著太祖,甚至有的嬪妃們開始瑟瑟發抖了。

太祖朱元璋用他那形容枯樹的手,招了招皇太孫朱允炆,朱允炆起身小跑跪在窗前,拚盡全力,從喉嚨裏蹦出幾個字:“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傷害你的叔叔們。”,還沒等朱允炆回話,太祖的手就咣,掉下去了,隨著王總管一聲高亢的聲音“皇上駕崩了。”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故宮,並留下遺詔:“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 ...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黃子澄,齊泰等輩,還來不及抹眼淚,直接跪在朱允炆跟前說道:“太祖駕崩,請殿下按遺詔,繼皇帝位,以安天下人。”’ 朱允炆:“皇爺爺剛駕崩,我怎可登皇帝位,此乃陷我大不孝,等把皇爺爺身後事辦完以後在討論此事,切勿再議”

太祖朱元璋遺體與洪武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六,葬於南京紫金山明孝陵,從駕崩到入土中間僅僅相隔了不到七天的時間,在曆史上也實屬罕見,可見朱允炆對於朝局的不穩還是深有體會的。燕王包括其他藩王還未能進京吊喪,太祖已經入土為安了,諸王多為不滿,尤為燕王,寧王,周王等。燕王感歎:“父親過世,竟然不讓兒子吊喪,實乃亙古未見。”仇恨的種子也許在此時已經種下了。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七,朱允炆,即皇帝位,以次年為建文元年。冊封嫡長子朱文奎皇太子,馬氏為皇後。即位之初,一改洪武之苛政,勤賢好學,於典章製度銳意複古。大赦天下,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更定內外大小官製。旌表節孝,賑濟災民。

此時,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人,意氣風發,風光無兩,朱允炆登基為皇帝,他們內心的石頭總算落地了,他們也是從龍之臣,往後入閣拜相,指日可待。跟他們心思一樣的人,當然還有曹小二,他看了看身邊的皇太子朱文奎,這個隻有兩歲的孩子,心裏說不來的激動,有朝一日,他曹小二也能成為內宮一哥,掌握十萬內廷生死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