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 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1 / 2)

但是他不懂裏麵的彎彎繞繞隻能問一下琉璃了。

“琉璃二跟三有什麼區別嗎?”

“回答羽,二跟三看是沒有區別,但是區別很大。”

“首先二,羽要是成為了這片外麵的天道,也可以成位位麵之主,他的優點就是能讓羽更快的成為位麵之主,缺點同樣也很明顯,隻要這個位麵毀滅羽就會跟著毀滅。所以琉璃不建議選這條路。”

“第三,的話,它優優點跟缺點都相對較低,優點就是掌控這個位麵之後,它就會成為羽的附屬位麵,這個位麵即是毀滅,也對羽影響很小,缺點就是要浪費許多時間。”

聽著琉璃的解釋,他大概明白了。

首先如果選第二點的話,他就要跟這個世界共生死了。

而第三點的話,那麼就隻是把它當做一個附屬世界,一個中轉站罷了。

但三個選擇最終的本質還是一樣的,第一個選擇也同樣是把把自己的烙印打向天地,讓天地銘刻自己的氣息。

第二跟第三,兩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天道是世界運行規則所生,而世界本源是世界最重要的部分。天道就好比是一個管家,而世界本源誕生的世界意識才是主人。

但有些時候,世界本源是沒有意識的,所以天道就成了世界的主人。

話說回來,二跟三其實最終的本質還是跟世界融為一體隻不過是這個相容的方法不一樣而已,化身天道,取代這個世界原有的法則,並吞噬世界法澤融於己身,以自身取代天地法則,進而掌控天地萬道成為天道。

掌控世界意識,必然要將自己的一部分靈魂打入世界意識之中,取代孕育之中的意識,而它的本質也是以自身取代天地,就像傳說盤古開天一樣,他本身生化天地,當有一天他回來之後,他就是這片天地永恒不變的主人,因為那片天地是他所話,所以他對那片天地有絕對的掌控權。而第三點最根本的點就在這裏,以自身取代天地,化做天地永恒不變的主人。

而二跟三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己化身天道,當位麵遭受到重創或者毀滅之時,自己可能會跟著毀滅,要是自己要抽身出來,必定會受到重創,而第三天掌控世界本源,會從容有餘的撤出來,頂多就受點輕傷而已,而作為代價就是徹底拋棄掉這個位麵。

思緒一閃而過。

雖然這樣很明顯了,但是他還是有一個疑問。

他當即把這個疑問反饋給了琉流。

“二跟三要是我選擇三,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我選擇三,然後突然我還沒有掌控這個位麵,天道就誕生了。或者是另一個危機就來了。比其他世界的強者把勢力毀滅了。那我不就沒了嗎?”

“琉璃已將這個世界屏蔽,大大減小。被發現的可能。”

“根據琉璃的計算,能在天道誕生前完成掌控這個世界。”

“溫馨小提醒:初生的天道可是很弱的。”

看到琉璃的回答,他也放下心來了。

但是最後一句他可不敢認同。

初生的天道在弱也是天道肯定強過他。

經過與琉璃的交流,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琉璃,琉璃,我有沒有可能同時完成二跟三?”

“你看過這個世界被你屏蔽了,那這個世界完全可以作為我們的大本營來發展。”

“而前期我們很需要這個穩定的大本營。”

“畢竟在前期他可以充當我的神域。”

“另一個就是,我分出一部分靈魂融入正在孕育的天道裏麵。”

“然後本體在將生命之水逐漸陷入大地。”

“進而讓生命之水流入世界本源,打上烙印的同時也在壯大至整個世界本源。”

“這樣豈不就是雙贏的結果?”

“況且我現在處於一個很危險的狀態。”

他覺得自己說的沒有錯,他現在處於一個很危險的狀態,稍不留神就會陷入沉睡之中。

但同樣也是很大的機遇,他想以小博大,既然三個方法本質是相同的,那麼為何不將利益最大化,前一個對他的利益有損害,然後兩個基本沒有太大關係,而且真出事的話會到很後麵,但這現在不是他急需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