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規矩太多的好萊塢(2 / 2)

而這些工會存在的重要作用,就是要確保工會成員的工作機會。

因此好萊塢的每一個技術工種,都有相應的技術培訓和資格認證。如果你沒有被聘用從事某項技術工作,那麼你是不允許幹這方麵的活。

所以特技演員隻能是特技演員,攝影師隻能是攝影師,超出本職工作範圍的活是碰都不能碰。

你說你隻是順手幫個忙?

你去跟工會說吧,看工會能不能接受你的說辭,會不會取消對你的罰款,看你自己的工會會怎麼處理你吧。

在好萊塢各大工會互相通氣的情況下,如果領導不肯替你出錢的,那打工人們是不敢逾越這條規則的。

除此以外,加班也是個問題。

電影拍攝,演員的狀態,天氣狀況,圍觀群眾入境,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著最終的成片質量。所以導演拍攝的時候,經常是一個鏡頭要拍攝好幾遍。

有時候演員的狀態一開始不太好,拍出來的畫麵不太好看。但隨著一遍遍的拍攝,演員漸入佳境,拍出一個個精彩鏡頭,導演想要再接再厲的時候。

不好意思,下班時間到了。導演要是跟大家談不攏,那就是隻能無奈的收工回家了。

雖然上麵所說的這些問題,真要想辦法的話,也不是不能規避。但明麵上的規矩就是這樣的,大家都商量好了還好說,‘自願’加班的情況也不少。

但要是有一個較真的人不樂意,或者打算不幹了,臨走前撈一筆的家夥,把劇組違規的事情捅到工會去。那劇組麻煩就大了。好萊塢電影公司每年都會有一筆預算,專門用來給工會交罰款的。

米國這邊的‘刁民’還是很多的。不像華國那邊,大家都太老實了。

有一說一,這樣的規則雖然有力的保障了打工人們的權益,但是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飆升也是事實。

這也讓後麵好萊塢各大電影劇組都跑到外地拍攝去了,近一點的跑到米國國內相當‘欠發達’,工會力量比較薄弱的地方拍攝,遠一點的就跑道國外沒有工會的國家拍攝。都是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而這也導致好萊塢本地的工作機會變少了,保障打工人權益的製度反而讓打工人丟掉了工作。隻能說是過猶不及。

說回徐珂,徐珂以前在港島拍片拍習慣了,那邊都是追求效率,趕進度,基本上每個劇組成員都是身兼多職,導演偶爾客串一下攝影師,特技演員客串一下道具師。加班那更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了。

好萊塢這邊要拍四個月的戲,港島那邊估計一個月就搞定了。對打工人來說,肯定是好萊塢的模式更舒服,但對導演來說那肯定是港島的模式更爽了。

在港島如臂使指的指揮著那些苦逼的打工人,將他們使得團團轉,徐珂也是感覺要多爽有多爽,因此有些樂不思蜀,不大想來好萊塢拍戲了。

要不是沈華這次實在是缺人,徐珂估計還會繼續在港島那邊磨蹭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