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沈華提起港島音樂圈原創作曲家青黃不接的情況,陳淑芬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
“我感覺以港島音樂圈現在畸形的發展狀況,以及過小的市場。以後……難哦……”
沈華並不是故意誇大,而是切實分析過港島的情況後得出的結論。
音樂這玩意不是普通人家玩得起的,沒有厚實的家底,一個年輕人想要玩音樂,甚至想要靠音樂為生,父母不拿著年輕人攢錢偷買的吉他打斷他的腿才怪了。
以港島的人口規模,玩音樂,搞原創的人本身就少,而原創搞得好,能創作出高質量歌曲的人更少,而能搞高質量原創,自身條件不錯,能寫能唱那更是珍稀動物了。
並且就算一個人家底厚實,又能搞原創,長得不錯,嗓音條件可以,以港島的市場情況,想出道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因為港島市場就那麼點大,容錯率太低了。在那些音樂公司高層看來,公司裏的新人原創出一首質量不錯的歌曲,與其讓這個新人拿去自己發行專輯,還不如把歌拿過來,給公司的一哥一姐演唱,收益更大。
所以港島這邊的原創歌手想要出頭,是非常困難的。
像現在港島的歌手,基本沒幾個能夠自己創作歌曲的,都是等著從別人那拿曲子。唱得好被選中成為歌手出道最好不過,沒被選中大不了回去繼續原來的工作。畢竟仗著自己嗓音條件好,參加歌曲比賽又不用什麼太大的投入。
而真正的原創者,就比如現在的beyond,他們已經玩地下樂隊好幾年了,也創作了很少優秀的原創歌曲。
但是他們去跟唱片公司接觸後,基本沒有一個公司願意讓他們用自己的原創歌曲發行專輯,而是想要買下他們的歌曲版權,讓他們成為單純的幕後作曲人。
但是作曲才幾個錢,港島這又沒有版權分成的規矩,歌曲都是一點錢就直接買斷的。當個作曲家收入可能還沒普通工人高。即便做到行業頂尖,像是黃章、黎小田他們,一首曲子也就幾萬塊錢,他們也隻是把作曲當成副業,用來維持自己的名氣罷了。
像是黃章的主業就是開廣告公司,黎小田靠給華星當音樂總監賺錢。
這投入跟回報完全不成正比的情況下,以港島的現在經濟情況,又會有幾個富裕家庭讓自己家孩子在音樂上荒廢人生呢。
所以港島這麼多年來的原創歌手,除了beyond也沒幾個了。
就連名氣最大的beyond,在他們正式發行專輯後,實際上在港島也沒掀起什麼太大的水花。雖然有公司策略的問題,但也說明了港島的音樂環境有多糟糕。最終讓beyond不得不遠走霓虹發展,從而發生了意外。
因此在沈華為陳淑芬分析過後,陳淑芬也不得不承認對方說得對。而沈華也在分析的過程中刻意引導,讓陳淑芬下意識的覺得內地音樂圈會崛起,會擠占港島音樂圈的生存空間,而不是真實曆史中那樣,因為一些亂七八糟的原因,反過來被港島和寶島音樂入侵了,讓港島音樂圈汲取了內地的養分,又延續了十幾年的輝煌。
“所以港島的情況很糟糕。華語音樂的未來其實是在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