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凶宅 . 孩子(1 / 2)

青澀有一個奇怪的想法,自己有一張被烏鴉開過光的嘴。好的盼望總是遙遙無期,可壞事兒總順著她的嘴。

初二那年冬天,青澀還是個成績優秀的乖乖女,跟同學玩笑時她順口說了一句:"過不了多久我一定會成為學習很差的差等生……"

"怎麼可能呢?!"同伴吃驚地回應她。可這件事真的發生了,完全由不得她自己而且還是不可逆的——她突發腦病,身不由己地向深淵滑行。她的成績一塌糊塗,心神恍惚不寧,頭疼欲裂,她幾近於崩潰的邊緣……

也許青澀就是一個命定要成為倒黴鬼的人吧?

青澀出生不久,村兒裏的神婆就斷言過她將有極其坎坷的人生。她提議把青澀認給她做幹女兒,卻終沒有被信可。家裏曾請過一位大和尚,對青澀的艱辛也做過同樣的預測——這一切都是命運吧?注定好運會繞著她走,而厄運將接踵而至。不然,如何來解釋這突來的橫禍呢?

青澀頹然無力地承受著生活之重,拚盡力氣也撕不開命運的羅網。她的病像頑劣的隕石一樣砸碎了她所有的夢想,把她砸入了爛泥潭還壓得死死的。以至於除了淒苦她便隻剩了絕望。

"孩子得了大病,沒人給看!""親子愛子,到頭來害子!"……

有人說青澀的災痛是她的父母造成的,她自己也曾這樣想著。可她怎能怪怨他們呢?!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無過錯的妻。"這句小城民諺說出了人樸素的良善和信條——不能指責養育自己的雙親和為你周全的妻子。烏鴉尚知反哺,羔羊尚能跪乳,受父母恩養,湧泉相報是本分。縱是千錯萬錯,錯也隻能歸因於自己的。

青澀的長歎與哀傷,隻能是沉悶的,孤獨的,不能指向任何人。人們總說孩子不知道父母有多愛他。也許吧,青澀所知道的是自己對父母的愛和依賴,她怎樣責怪自己深愛著的人呢?

"其實,父母也不知道孩子有多愛爸爸媽媽。"驕兒說這句話時,雙眸沉靜而閃亮。可這句話總像椎子,能紮穿青澀的心髒。

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是孩子的福氣,而像兒子這樣生活在支離破碎裏呢?他的心裏卻還總澎湃著對親人的愛!

青澀忘不了兒子從幼兒園攥回來的那塊餅幹,那是他的課間點心,他用紙認認真真地把它包裹起來,又認認真真地偷偷給媽媽吃。青澀的淚在眼眶裏打轉,鼻子又酸又熱。眼前的這個小人兒,是這世上最愛她的人了,看到媽媽哭了,他突然長大了似的,竟安慰媽媽每天都帶給她……

"我可憐可愛的孩子啊!我心尖兒上的愛!"青澀的心顫抖了。

兒子對她深深的依戀和信賴讓她一次次堅定起來了。"女子本弱,為母則剛",躁鬱症折磨著青澀,可驕兒卻成了一劑藥。她的心裏坐鎮著這個小小的孩子,溫暖與光明就如同汩汩而出的溫泉一樣越積越多。

現實的殘酷仍在擊打她的無力脆弱,有時她絕望到一蹶不振,可兒子給她的力量讓她一次次振作。她有了信念,一定要讓兒子幸福。

有一次,青澀突然間悲戚起來。"子欲養而親不待",她呢喃著:“子欲養而親不待……”她心裏的焦慮與悲涼久久難以平複:"驕兒,你的媽媽發現自己活不下去了!你要怎麼辦啊?"

七裏河凶宅裏獨獨留下的孩子,會不會想念那離他而去的爸爸媽媽呢?他今後的人生,又會怎樣走過呢?他是否會冥思苦想父母是否愛他,為何撒手不管他了?衝動是魔鬼,一念之差,家破人亡,留下弱小的孩子零丁孤苦,無依無靠。

魏勇的暴戾與殺虐背後,是什麼呢?是衝動嗎?青澀感覺到了丈夫長久而深重的蓄謀和執念,這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擔憂折磨著她,困擾著她。

"兒子怎麼辦?"青澀迷茫了。哪天自己沒了,兒子要獨自麵對生活的危難,他怎麼辦?自己又怎樣結束這一切?她似乎等待著什麼,相信著什麼,可一切似乎又都是虛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