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片尾裏年邁的喬致庸躺在搖椅裏猛地站了起來,他在簷宇之下拄拐凝思發出了一句慨歎:如果走科舉專詩書他可以有另一番人生,可以成為李白那樣千古傳唱的大詩人,就不會一生為金銀銅臭所累所禁錮了。
人的一生其實可以有很多種寫法,如果可以早知命不屈服於命,人的命運甚至可以改寫成另一番景象的。
孔子曾言"子不語怪力亂神。"可在他年邁將逝之時卻感歎若早一點學通周易他的一生將有另一番情形。有宗教信仰的人是相信命運可以改變的,或借由自己的努力或借由自己的修行,人可以扼住命運的咽喉,積德行善的人會受命運的眷顧趨吉而避凶。
即便沒有宗教信仰,人們也想改善甚至操控自己的命運,這也是一種改命。而今改命似乎是一種潮流,尋求財富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追求學業知識改變自己身處的社會層次,以及尋求更好的戀人以改變自己孤單不甜美的個人生活等,都是人們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的拚爭奮鬥和想要改變命運不願停止的行動。
那麼人要不要改命怎樣改命又到底能不能改命呢?很多人是想過這個問題的,其實在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之前,我很想找出另一個問題的答案:怎樣的人生才是我們最該尋求的呢?
從古至今曆朝曆代的古聖先賢都回答過這個問題,如果你有機會一覽先人對這個問題的論述必定會大受啟發和震撼。我想這些答案裏必定藏著一個個鮮活又真誠的靈魂,他們活於天地間心胸容得下萬類蒼生也放得下高天厚土,他們有夢想更有生活有高尚的追求也有本真的歸屬。這是一門大學問也是一間大課堂,如果你做了這一課的優等生,你的人生將會有一番大氣象。
現代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的思想觀念與老一輩甚至與傳統道德有著巨大的衝突,有人揚長避短有人吐故納新,有人全盤西化有人返璞歸真,有些人做的是融會貫通兼容並蓄,有些人卻成了文化裂變的犧牲品。不同思想的引導下,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人演繹著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人生。可悲的是所謂的百態人生被時代文化所卷覆變得更物質更利欲熏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熙熙攘攘的人世間浮動起了更多的銅臭味,人情世故多了,人心良善也變成了人們心中的某種浮誇或者悲哀,而人間煙火裏的平和寧靜也多了一份不安與躁動。終歸我們生在了一個物欲化的時代,談人生理想時有幾人肯把家國夢抹上聖潔的光暈了呢?
這是一種悲哀,一種迷失,一種流浪於橫流物欲的災。其實人生大可以不必這樣寫的,可是絕大多數人卻這樣來寫自己的命運歸屬了。
生不帶半根草來,死不帶半根草去。人活一世日日一簞食一瓢飲足以慰籍平生,為何要熬煎了自己的時光,疲憊卻仍步履匆忙呢?
人生大可以不這樣寫的,命運之下我們大可以活成另一個樣子。那個樣子是知命達觀,更是安樂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