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城裏,就已經賣出了八支唇膏,這給了羅卿雪極大的信心。
她下車以後,正打算找個人打聽打聽可以在哪裏擺攤賣東西,剛才在車上帶頭買她的唇膏的姑娘就追上來了。
“同誌,你等等。”
羅卿雪疑惑的停下腳步。
“同誌,我叫林小芳,在咱們縣城幹個體戶開了一家雜貨商店。我想問問,你這唇膏打算去哪兒賣啊?”
林小芳性格爽朗,追上來自我介紹之後,開門見山的問道。
羅卿雪也大方的說道:“我剛來這邊不久,對城裏還不太熟悉,正打算找人問問市場在哪裏,打算去擺攤呢!”
林小芳打量了羅卿雪一眼。
見羅卿雪渾身上下就隻挎著一個軍綠色的帆布包。
再加上看帆布包的鼓囊程度,估計裏麵除了裝她要賣的口紅以外,就隻裝了一點鋪地的報紙之類的。
羅卿雪自己也知道鋪了報紙在地上擺攤賣唇膏,會大大降低了唇膏的檔次,可她現在沒有足夠的本錢,也就隻有這個辦法了。
林小芳說道:“同誌,你把你這些唇膏放我店裏,我幫你賣,賣了以後你給我十個點的利潤分成就成,你看咋樣?”
唇膏能在店裏賣肯定要比擺地攤賣好得多,這種送上門來的好事,羅卿雪怎麼也不可能拒絕。
她答應下來,先跟林小芳去她店裏看看。
林小芳店鋪的位置不算好,在主街轉角的巷子裏,像今天這種趕集天,巷子裏的人流量也不大。
再加上現在改革開放才剛剛開始,人們觀念沒有扭轉過來,對個體戶並不是很認可。
凡是能在供銷社買的東西,大家都還是比較習慣在供銷社買。
這就導致了林小芳的店鋪門可羅雀,幾乎沒什麼人買東西。
林小芳的雜貨鋪是跟她愛人一起開的,昨天她一個人回的娘家鄉下,所以今天才會跟羅卿雪坐同一班車來城裏。
她帶著羅卿雪進店後,說道:“咱們這店雖然位置不算好,生意也不算好。
但那是因為我們這個縣城太小,我們賣的東西供銷社又都有賣,我們沒什麼競爭力。
剛好你這唇膏是供銷社沒有的,放在我們店裏賣,你的唇膏不會因為是地攤貨而掉了檔次,也能幫我們店提升競爭力,你看怎麼樣?”
羅卿雪沒有立即回複林小芳,而是觀察著店門外路過的人群。
大多數都是四十多歲的女同誌,身上穿著和打扮都挺洋氣,說明這些人在變美的路上是舍得花錢的。
“林小芳同誌,這巷子裏麵是有什麼工廠嗎?”羅卿雪問道。
林小芳是個有生意頭腦的人,她一下子就get到了羅卿雪要問的點,“同誌,你猜對了。
咱們縣城的肉聯廠、糖果廠和紡紗廠之類的好幾個廠都在那邊,這些廠裏的工人要回家都必須從咱們這條巷子經過。”
“咱這唇膏雖說比外貿商店的便宜多了,但兩塊錢的價格對普通人來說可也不是個小數目,除了旱澇保收的工人家庭,一般農村人能買得起的可不多。
所以咱這位置賣雜貨雖然不算好,但賣你這唇膏,卻絕對是頂頂好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