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兄逼弟 七步成詩天下驚(1 / 3)

守孝三年,蔡銘又一次回到這個富麗堂皇的大府邸。

三年前,蔡氏庶子蔡銘因為父親病故而一病不起,被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蔡明附體重生。

眼見自己同父異母的兄長蔡瑁等對自己的病重不聞不問,甚至缺醫少藥的巴不得自己早死。有著前世三十多年人生閱曆,熟知三國曆史的蔡明可不像那隻生活了十五年,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蔡銘那樣單純。在身體方好,能夠正常生活之後就大張旗鼓的帶著書童肖雲到蔡諷墓前結廬而居,為便宜父親居喪守孝。

一時間蔡銘因父喪而悲痛成疾,不顧體弱結廬守孝的孝名而傳遍整個南郡。

同時結廬守孝還讓蔡銘暫時脫離了家族的是是非非,有充足的時間靜下心來鞏固和深研學問,修煉武藝。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穿越者都會得到這樣一個獎勵?

蔡銘在病好以後,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得非常有力量,不管是體力的恢複能力還是傷口的愈合能力都有所增強,而且這種身體素質的改變整整持續了一年有餘。讓蔡銘一時之間很難適應,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鍛煉和適應身體。

這時前世被父親逼著練習的武術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在前世,蔡明的父親是千步山武術館的老教練兼跌打中醫。蔡明兄弟從小就在武校長大,很小的時候就被父親逼著同武校的學員一起練習武術,大哥後來更是成了武校地槍棒教練。隻有自己一直對武術興致不高,雖然迫於父親的壓力練習槍棒二十多年,可到頭來還是被三個小混混用菜刀生生砍死。雖說當時赤手空拳沒有自己合用的武器槍棒是個原因,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平時沒怎麼用心練習武藝。要不能的話,隻要有著大哥一半的水平,別說才三個小混混就是再來三個都未必能傷到自己。

有著前世的教訓,又知道即將麵對的是長達九十多年的亂世,蔡銘是從嚴從重的狠狠的操練自己和書童肖雲武藝。前世因為自己的叛逆選擇成為一個畫匠,離開了父親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千步山,讓父親很是痛心。這一世有著上天賜予的天賦,加上上輩子二十多年的習武心得卻是能夠將武術練到一個前世難於企及的高度,若是父親知道了一定會很欣慰吧!

就在此時,蔡瑁、蔡瓚、蔡琰和族弟蔡中、蔡和等人也正在議論蔡銘主仆習武的事。

蔡中雖然隻是蔡瑁的族弟,但一向與蔡瑁親善,是蔡瑁的死黨。早先大伯在時一向偏愛那個庶出多病的蔡銘,蔡中一直為蔡瑁不值。蔡銘守孝的這三年他一直在關注著他們主仆兩人,希望能找到他們出格、大不敬等罪狀來徹底搬倒他,懲罰他。可惜三年來,主仆兩人,一直恪守禮法,並未幹出什麼出格的事來,在守孝之餘除了練武就是讀書。

說到武術,蔡中自己也一直在練習,想來比之那練習不到三年的蔡銘要厲害得多。不過習武可不是他那病秧子該幹的的事,或許可以在他習武這件事上做文章。

蔡中眼中一亮,笑著說道:“你們聽說了吧,蔡銘那小子這三年來可是夏煉三伏,冬煉三九,勤練武藝,不知是不是打算要投筆從戎立誌做大將軍?”

眾人聞歌而知雅意,哪能不知道這是個挑刺的好方向。

老二蔡瓚冷哼一聲道:“我們蔡家孔孟傳家,父親在世時,常言我等兄弟唯有老四得其真傳,卻不想父親才過世,就變得如此忤逆,竟公然在父親塚邊棄文而習武,當真是忤逆之極。”

蔡瑁此時已經是蔡家家主,原本雖想拿蔡銘開刀,以發泄十多年來因父親偏袒而處處壓自己一籌的怨氣。但是考慮到沒有好的借口,若是自己硬要強加一個罪名懲罰他的話恐怕會惹人非議,說自己無容人之量,迫害自家兄弟從而影響以後的仕途。沒想到,兄弟們已經為自己找到了這麼好的借口。

“忤逆!”這可是大罪過,待會隻要坐實了這個罪名,不但他的什麼孝子、才子的名號都別想保住,還能借機將他逐出家族,收回先父為他置辦的別院,讓他身敗名裂。

蔡銘回道蔡府沒多久,蔡瑁就將族中一幹執事、主事召集到大堂議事。

依照慣例,先由家主蔡瑁做除服後的首次家族事務的總決,以及後來家族事務的人事安排、調動等等,不外乎是對前任家主的褒揚,以及新任家主如何安插親信,對家中老人各種安撫、妥協等等。總之蔡銘雖然是家族中家主直係一脈,卻因為不被新任家主大哥的待見,家族的事務根本就沒有他什麼事,仿佛被遺忘一般,沒人搭理,也沒有對他的任何安排。

一般像這種不被繼任家主待見的嫡出子弟,可以在家族中養到成年,成年後可以分得普通房舍一套,錢一萬,中等土地十畝。若是庶出的話,則隻有劣賤房宅一套,錢一萬,土地是別想了。

不過蔡銘由於便宜父親的偏愛,早早的就為蔡銘置辦了一個占地數十畝的別院,再加上自己前世領先於漢末近兩千年的科學知識,並不擔心以後會養不活自己,所以並不在乎家族的那點施舍,更不會奢求蔡瑁會大方的對自己委以重任。

然而就在蔡銘以為今天隻是來走個過場,沒有自己什麼事時,卻沒想到即使自己不爭,那些便宜兄長們還是不打算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