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左豐的禮物 撲克牌(1 / 3)

對於鴻都門學,蔡銘還是頗為了解。

鴻都門學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專科學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藝專科學校。

在“獨尊儒術”的漢代,鴻都門學改變以儒家經學為唯一教育內容的舊觀念,提倡對文學藝術的研究和專才專授的教育方式,是對教育特別是專科教育的一大傑出貢獻。

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學,突破貴族、地主階級對學校的壟斷,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有很大的社會進步意義的。

鴻都門學的出現,為後來特別是唐代的科舉和設立各種專科學校開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因此從這些方麵來說,蔡銘對鴻都門學有著很高的評價和很好的印象,還是頗為向往的。

不過考慮到它的創辦是多方麵錯綜複雜的矛盾的綜合產物。其中黨錮之禍是鴻都門學創立的間接原因;太學生政治上不可靠是創辦的直接原因;而漢靈帝的個人喜好則是鴻都門學創立的關鍵原因。在加上這段時間傳出的鴻都門學事件,使得它一下子被推到風尖浪口,成為各種矛盾的糾結點。

也因為這次鴻都門學事件,士族對鴻都門學的攻擊更加犀利,加上不久之後的黃巾起義,使得鴻都門學,隨著漢王朝的衰亡而結束。

有著這麼多顧慮,若是能夠選擇的話,蔡銘真的很想敬而遠之。

但是麵對朝廷的高規格的征召,除非自己不想在這大漢混下去,否則的話就隻有逆來順受,乖乖的接受征召,誰叫自己胳膊肘就不過大腿呢。

當然,矛盾是對立統一的,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麵性。雖然可能因此使得士大夫們不滿,對自己的名聲造成不利的影響,不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能夠就此接近大漢最有權勢的人,為自己謀得最大的利益。

蔡銘可是知道靈帝及宦官集團對鴻都門學士子和博士的優待,隻要能夠學有所成,特別是其中優秀弟子和博士多給予高官厚祿,有些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還有的封侯賜爵。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以自己的才學和博士的身份,蔡銘相信,等到黃巾起義爆發,鴻都門學辦不下去後,完全可以很容易地謀得一方太守之位,這可是很多人拚死拚活都掙不到的高位。

而這位大老遠親自趕來傳召的左豐也是演義上留下過名聲的人,蔡銘自然不會陌生。

據演義記載,光和末年,黃巾四起,朝廷派遣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俊領兵討伐黃巾。當時黃巾張角的軍隊十五萬,與盧植的五萬人相聚於廣宗,數次交戰,未見勝負。正值朝廷派黃門左豐前來考察軍情,左豐挾公向盧植索取賄賂,但盧植說:“軍糧尚缺,安有餘錢奉承天使?”於是左豐懷恨在心,回到朝廷後汙蔑盧植故意按兵不動、怠慢軍心。於是天顏大怒,派遣中郎將董卓代替盧植將兵。

通過演義不難看出這個左豐就是個十足的貪婪小人。

俗話說: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對這種人若不能敬而遠之,就隻能暫時討好他,喂飽他。

是於當蔡銘知道傳旨之人是左豐時就在考慮到時候該如何對待。像盧植那般斷然拒絕自然不行,可要是給錢的話,就怕傾盡自己的家底也難於滿足。而且那樣做也容易被那些士人所議論和輕視,所以蔡銘特地為他準備了一些特別的禮物。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公曆三月十八日,左豐一行人經過長途跋涉,和沿路搜刮,終於到了蔡陽縣。